今日的话一出,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光明正大地坐上那个位子了。
可是凭什么?明明他才是最受朝臣拥戴的,明明是父皇自己说只选贤能,不问出身的。
果然还是自己太天真了吗?
“哈哈哈。”九皇子仰天大笑,既然已经没有机会,何不再疯狂一些,他挣开殿前力士的拉扯,指着站在一起的众皇子大笑道:“庶子?父皇的儿子,除了二皇兄,谁不是庶子?按照父皇的意思,岂不是只有二皇兄有资格坐上那个位子?既然如此,又何必搞这种所谓的公平推选?父皇这是在愚弄儿臣们吗?”
他已经身在地狱了,那么自然要拉几个人来陪着自己才是,否则岂不是太过孤单?
另一边,本来还在幸灾乐祸的大皇子和四皇子纷纷变了脸色。
他们的母亲出身虽然比德妃高,位分也比德妃高,但说到底不是皇后,那他们就是庶子。
刚才鼎元帝虽然点名九皇子是贱婢所生,意在指其母出身卑贱,但此时大皇子和四皇子却只觉得庶子才是重点。
这一想,两人的脸色哪还好得起来。
鼎元帝被气得捂着胸口直喘粗气,哪里还顾得上其他儿子的想法。
江德庆急忙跑上前,又是拍背又是抚胸,鼎元帝方觉得堵在胸口的那口气下去了一下,立刻指着九皇子怒吼道:“逆子,你给朕滚,滚出去,朕再也不想见到你。”
九皇子是真的疯狂的失去理智了吗?
当然不可能。一个能在这么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还能说服多数朝臣支持自己的人,怎么可能因为鼎元帝一点难听的话就失去理智呢。
一开始听到鼎元帝那番话的时候,他确实是愤怒的,有那么一瞬间也确实有些失控。但,很快他就清醒了过来,甚至比平时更加冷静。
佯装疯狂不过是为了将其他兄弟拉下水,目的达成,下一步自然是赢得朝臣的好感。
九皇子抬头,面无表情地和暴怒的鼎元帝对视良久,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猛然低下头,似乎是不想让人看到自己的伤心和委屈,可偏偏又让所有人都将他的表情收在了眼底。
“儿臣告退。”他跪伏在地,郑重地朝鼎元帝磕了九个头,“是儿臣错了,还请父皇息怒,保重身体。”
说完,猛然站起身,跌跌撞撞地走出了大殿。
这一番举动,顿时就把他的形象塑造成了一个孝子。明明受了天大的委屈,仍然惦记着父亲的身体,大大的孝顺啊。
朝臣们感叹完,看向鼎元帝的目光就微微带上了那么些不赞同。
当然,众人也只敢在心里想想,谁也不愿做那个出头鸟当先站出来的。但是还有句话叫做法不责众,他们不满了,自然也是要表达出来的。
皇上只要还想用百官推举的方式选择太子,他们就算不能再推荐九皇子,也绝不会推选二皇子。
二皇子一派倒是想要推荐他,可他们的人数却并未过半,这提议自然就是无效的。
于是,立太子一事就能暂时不了了之。
鼎元帝怒气冲冲地留下一句“退朝”,就甩袖离开了。朝臣们互相交换了几个眼神,也各自有序地退出了大殿。
却没人知道,鼎元帝走出大殿就收起了满脸怒容,只是一双苍老却并不见浑浊的眼睛中似酝酿着无数的风暴一般。
他突然开口道:“你说,朕是不是真的老了?”
江德庆跟在鼎元帝身边几十年,对他这般瞬间变脸一点不觉得惊讶,骤然听到提问也依旧十分从容,讨好却不谄媚,“陛下还年轻力壮着呢,小皇子前几天才刚过了周岁啊。”
鼎元帝听了他的话也忍不住有些得意,到了他这个年纪除了自己,他还没听说过别人还能让女人怀孕生子呢,大多数人到了不惑之年之后就再无孩子出生了。
鼎元帝一直为此骄傲,认为是自己依旧年富力强的证明。江德庆的话算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只是想到今日朝上的事情,心里仍然十分不快,忍不住冷哼道:“可是,朕的儿子们怕是等不及了呢。”
江德庆没有接话,皇上对自己的儿子怎么训怎么骂都可以,别人却是没那个资格的。
鼎元帝也没有想要得到答案,或者说他自己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接着他又抛出一个问题,却是让江德庆倏然一惊。
“你说,老五和老九的关系当真如面上表现的那般冷淡吗?老九确实有些小聪明,可他不过如朝一年,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能笼络如此多的朝臣?今日,慕良翰那个老狐狸可也是站在了老九那边呢。”
江德庆知道,这个话题他最好是不要插嘴,但涉及到宗政博延,他无论如何无法坐视不理。
斟酌了一下,才谨慎地道:“老奴倒是觉得秦王殿下是个难得至情至性的,不像是那般心机深沉的鬼蜮之人。慕大人……”他停顿了一下才道:“若是老奴有一个像秦王妃那般的女儿,必然会从小将之如掌中宝般捧在手心疼爱。”
鼎元帝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道:“你竟然也会在朕的面前为别人说好话,倒真是难得。”
江德庆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并没有生气,当下呵呵一笑道:“老奴在陛下面前从来都是实话实说,万不敢有一点欺瞒。”
“你这老货。”鼎元帝轻斥了一句,却是并未起疑。江德庆跟在他身边已有几十年,从来忠心耿耿,可以说是他最信任的人了。如果这个人都背叛他,那他就真的没有可信之人了。
只是,但愿老五真是个好的罢。
江德庆却是放了心,皇帝这般反应就是说这件事算是揭过去了。不过,他还是得想个办法给秦王殿下传个信儿。慕良翰身为秦王殿下的岳父,竟然和齐王联合在了一起,也不知会不会对秦王殿下不利。
而,慕筠溪和宗政博延虽然离了京城,可他们又怎会不在京城留下自己的眼线呢。
朝堂上发生的事,不到一天时间就被汇集成详细的消息传递到了两人的手里,江德庆的传信则正好做了补充说明。
慕筠溪看着纸条上的消息,没有微微攒起,“我之前还真是小看了九皇子,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内,他竟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
这般长袖善舞的人,让她禁不住想起了康熙年间的八阿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