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怎么没下场?”李太太同大舅母聊起了今年的春闱。
管沅心中一紧。
如今恰逢会试,二月初九下场,连考九天。
谢阁老的长子谢丕,字恭桓,今年二十有五,也是年轻一辈中的才俊。如果她没记错,这次的春闱,谢丕将会考中进士,擢得庶吉士,然后供职翰林。
子升是大表哥杨安的字,他十三岁随大舅舅进京,就被李西涯看中赐字,被李西涯等人称呼为“小友”,并在李西涯门下读书。所以李家和杨家的关系,一直非同一般。
去岁大比之年,杨安高中解元,但大舅舅杨石瑞没让杨安今春下场,说他最好再历练几年,多懂些人情世故,否则过早走上仕途只会有害无益。
而大舅母摇摇头:“子升那孩子太年轻,只懂学问又有什么用,他父亲想让他缓一缓,多了解世情经济。”
李太太对自家丈夫的“小友”杨安也有几分了解,闻言只是微笑:“这般也好,子升还年轻,过几年该懂的自然就懂了。”
管沅无声叹息:过几年,兴许还不如今年。三年后春闱,已是大舅舅致仕之后,大表哥受此影响,铩羽而归,随后一病不起。
这辈子能不能不让大舅舅致仕呢?这样母亲在定远侯府也能好过一些,不至于因为娘家失势被轻怠……
一一一一
明天周一冲榜了,阿七向大家打滚求推荐票o(∩_∩)o~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