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虞知道鲜于辅很看重张放,当然对于张放,刘虞也是很重欣赏的。〖就来读 www.9laidu.org〗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是没有想到在公孙纪了一番上谷那边的疏失,尽管他的那些话多少有些鸡蛋里挑骨头的意味,在这种情况下,鲜于辅居然还提出来让张放加官进爵的请赏之言。
仔细来,这个护乌桓校尉的官职,很是有些敏感。毕竟这刚刚身死的张纯可就是上一任的护乌桓校尉致死的罪魁祸首。
可是刘虞也明白,如今鲜于辅提出这个建言,也未尝不是选好了时机。
入住幽州已经有些时间,对于如今他的这些属下的成分,也都已经蓦地差不多了。当然像魏攸,鲜于辅这些都是自家人,而对于像公孙纪这样的,刘虞也知道他们背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
想当初将张放放在上谷都尉这个位置上的时候,刘虞也曾经感觉到来自北平的干涉之意,而今眼见着张放有了更进一步的机会,透过公孙纪的表现,刘虞自然明白,那个听调不听宣的家伙,多少有些忌惮了。
既然如此,刘虞自然知道他应该怎么选择。
——————
从蓟城到上谷,这段路本来就不长,而今随着市易的扩展,也让这条过去行人不多的路上,渐渐转变的络绎不绝。
再加上近来发布的张纯的死讯,原先或者还有些人在担心这条不知道藏在何方的毒蛇会回来报复,如今却都少了顾虑,全身心的投入到如今幽州百废待兴,大力恢复的事业中。
鲜于辅此时正顺着这条从先秦时候留下来的古道,向上谷而行。
尽管之前刘虞并没有议定张放的擢升,不过让鲜于辅走这一趟,便是表明了他的态度。
此时的鲜于辅当然也希望到上谷去看一看,看看那里的变化,也见一见如张四海这些旧人。
自从市易开始之后,张四海便甚少待在蓟城,而随着他组织起来了幽州商会的事情以后,更是开始常驻在上谷了。
而今再加上张放在上谷中担任都尉,以此种种,让像公孙纪这样的人对张氏父子嚼舌头,自是难免。
张四海固然没有官身在,可是这个幽州商会会长的威力倒是慢慢的呈现出来。
随着张四海的调控和领导,幽州商会自是将幽州上下有头有脸的商人都笼入其中,而这些人加入后,却都是按照商会的协商和调整结果来相应的根据各自的能力去完成商会统一有序的采买和销售,当然这些商业上的事情,鲜于辅或者刘虞都不是很清楚,可是他们知道,这些人如今都很是听张四海的话。
从马匹,铁器,以及纸张,从塞外到中原,商会所伸出的触角,可以从那些行经蓟城,操着天南海北口音的行商看出来,这幽州商会发展的太过凌厉。
而作为会长的张四海,俨然给这些入会者都定制了各自的行事标准,有了这些事情,无形之中,张四海的影响力到了一个即便是鲜于辅也不敢揣测的地步。
而近来,鲜于辅也知道,张四海也主动和他起,在南阳那边,他已经搜集了一些炼铁和冶炼的高手,这其中意味着什么,鲜于辅知道,在上谷这里变得一言九鼎之后,渔阳那边张四海也不会放过。
——————
对于鲜于辅的来意,张四海多少还是知晓的,除了鲜于辅,在蓟城中,赵爱儿也算是他的一条消息来源。
将张放和太史慈两人召集到一起,张四海自是不会对他们两人隐瞒什么。
“身在官场,总是免不了和各种人物打交道,而在这上面每走一步,都会有人或支持,或反对,要想自己能够把握自己的前途,在这个时代,我想放儿和子义也是知道,除了咱们自身的力量足够之外,还得让那些想要支持你的人清楚的看到支持你之后的好处!”
“父亲,这些事情我也是明白的。不过这么短的时间,主公那边就要擢升我当护乌桓校尉,实话,我还真有些受宠若惊呢!”
如今对于张四海的种种,张放已经是习惯了,而太史慈也知道这位伯父并不是单单一个手腕惊人的商人那么简单,不过他也并不觉得意外,若没有这种能力和城府,他们张氏父子也不会有了如今这样的局面。
“伯父,义弟这话,侄倒是觉得有些矫情,呵呵,”作为自家人,太史慈的话也就的很是亲密,“先前乌桓一行,蓟城那边只以都尉相酬,看似不错,不过我认为还不够。毕竟伯父和义弟两位当初为了和乌桓达成和谈这份功劳相比,将义弟放在上谷这里是不足以相谢的!更何况,对于义弟在此立足的支持不过就是两百人的钱粮支出。而今我们自力更生之余,还顺手将张纯给除了,到了如今这一步,刘虞大人北上幽州平叛乱,固幽州,服民心这事情才算是告一段落,而在这些事情当中,伯父和义弟的功绩自是明摆着的,所以义弟进位乌桓校尉,倒也实至名归。何况咱们和乌桓那帮子人关系不错,加上如今上谷的位置,有了这个名义,咱们倒是更有积分腾挪的空间了!”
“子义这么,倒也言之有理!”张四海头符合,“放儿这一步若是顺利迈出,那我们倒还真的能够将上谷这里的经营更进一步!”
见张四海如此,太史慈明白,此时的张四海还真有了将上谷这里经营成一方诸侯的意思。
“当然,你们两兄弟也要明白,如今咱们这里的成就,当然会让人忌恨,就像北平的公孙瓒,当初放儿和我的乌桓之行,就已经和那边对上了。若是接下来放儿成了乌桓校尉,咱们是要和乌桓人搞好关系的,而那位北平太守可从来都是对异族之人没有好脸色,恨不能杀尽异族,如此一来,我们可就和那边没有丝毫的转圜了!”
“呵呵,若真是这样,侄倒以为义弟这乌桓校尉更是十拿九稳了!”见太史慈有此判断,张四海也是深以为然。
蓟城和北平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这并不是两方的意气之争,若是如此的话,或许以刘虞的气度,相忍为国这样的事情未尝不会发生。两边人的矛盾却是理念之争,这就不是什么气度可以解决的事情,一者主政和而不同,求同而存异,一者誓要将一切不同完全消弭,这却是两方面不可调和的矛盾。
“父亲还有义兄,我这才成了都尉,这下子若是又要成了乌桓校尉,是不是太快了,我这可是一心理准备都没有呢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