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但学习最基本的战斗技术,还从教官那里学习了游击战的战术技巧,并且学会辨认日军的兵种、军阶、职务标识,甚至学习常用日语。
令人称奇的是,这些在爱尔兰接受训练的中国军人,配发的不是中国军队的制式装备,也不是西方同盟国的制式武器,而是三八式步枪、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以及爱制胡伯特-毫米口径版这三款枪械均以三八式步枪弹为标准弹药,在对日战场上较易寻获补给,再就是爱尔兰仿制的毛瑟C-96半自动手枪,毫米,在中国地区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弹药和零部件。至于他们使用的掷弹筒,则是完完全全的日货,这玩意儿苏俄军队在远东战场上缴获无数,基本上是以废铁价抵偿他们欠爱尔兰的军火款……
爱尔兰与苏俄联合建立空中和陆上转移通道的协议一经达成,“中国旅”便接到了中国政府的密电命令,业已完成全部训练课程的三个营携带基本装备登船前往摩尔曼斯克,经苏俄的铁路和公路辗转前往红十月空军基地,再从那里搭乘爱尔兰飞机归国。重庆政府在电令中格外申明,各部穿越俄境途中务必恪守风纪,严防俄方渗透串通。
两千多名中国军人从金洛镇开拔,经内河航运前往海港热弗勒,数以千计的中国侨民闻讯而至,沿途为这支归国参战的部队送行,那场面几乎让人们忘记了这里是远离华夏大地的异国他乡。事实上,20年代以来,爱尔兰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和蓬勃向上的经济形势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者,日军侵华以及后来横扫南洋,使得数以万计的中国人背井离乡,远涉重洋来到这里。尽管面临着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等等困难,爱尔兰当局的公正态度与民众的宽和心态让他们得以安身,并且逐步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进而为这个新兴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至40年代中期,许多爱尔兰城市都建立起了唐人街,郊区还出现了不少中国村,而据官方统计,在爱尔兰定居的中国人已经超过了20万人,占到了爱尔兰总人口的2%还多……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