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岁约阿希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2章 国际风云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成停战条件,整个新几内亚岛和所罗门群岛交由美军占领,新西兰成为国际共管地,澳大利亚的白人居民可在指定期限前搭乘美方安排的航船前往新西兰或离开澳洲。除此之外,双方还就交换战俘等事宜达成一致。

    随着美日停战协定签字生效,除中国和澳大利亚外,太平洋地区燃烧了三年多的战火终于平息了。毫无疑问,日本成为这场太平洋战争的头号赢家,他们从美英手中夺取了富庶的菲律宾、英属东印度群岛以及英属印度的大片土地,占领区的面积较开战前扩增了15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增加了近两亿,资源和劳力的飞速膨胀使得他们放缓了对中国的侵略,但吞灭中国的野心始终存在。至于澳大利亚,约有一百万白人在未来数月内前往美国或欧洲,但仍有近两百万人决定留下,他们中的一些人无所谓是谁在统治这个国家,但大部分人将通过各种方式继续反抗日本的占领,来自欧洲的援助也将源源不断抵达。

    太平洋战争的另一个主角,美国,凭着丰厚的家底和顽强的精神最终将势力分界线推回到了1934年2月的状态,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反转。战争期间,他们在太平洋战区付出七十多万人伤亡、四十万余万人被俘的沉重代价,超过三分之一的海军舰艇和多达四千三百架战机损失于此,而且随着战争状态的结束,《柏林停战条约》的多项条款被激活,美国人不得不在大幅度裁减军队规模的同时,向西方同盟国偿付高额的战争赔款和军购款项,这不但要掏空他们百年来的积蓄,还将透支他们未来至少十年的政府收入。

    两个月后,在国联的积极斡旋以及西方同盟国和苏俄的联合施压下,日本政府极不情愿地与中国展开停战谈判,日方的苛刻条件简直是以不战而胜的方式击垮中国政府,关键时刻,来自欧洲的战略性援助和免息贷款给了中国政府破釜沉舟的底气,他们最终以日方认为中方不可能接受的条件签下了《武汉停战协定》,使日本军队退回到了长江以北,并且从广西和广东的部分沿海地区撤离。未来三年的和平,将给困顿中的中国军队带来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本书来自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