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白兰羌。
然后,他亲率20万大军,直抵唐朝的西部边境松州(州治在今四川松潘)。但又以一个准女婿的姿态驻兵在此间。不再骚扰唐朝,而是静待使者的佳音。
他派出使者向唐朝进贡黄金、布帛,自称前来松州乃是为了迎取唐朝公主,绝无冒犯唐朝与之为敌的企图。松赞干布对部将们说:“如果大唐不把公主嫁给我。我就进兵攻打。”
为了和唐朝联姻,不惜以武力相威胁。并且在军事斗争胜利后,仅仅实现和亲就心满意足地鸣金收兵。这样的事情简直为古今中外所罕见。可谓空前绝后、感天动地,着实让后人叹为观止。一个执着地有些憨憨的古代吐蕃君主形象。一下子在我们满前丰满了起来,高大了起来。
李世民看到吐蕃实力确实不容轻视。有交好的必要。这样打来打去很不划算,况且吐蕃也没威胁到大唐的核心利益,犯不着为一桩没什么大不了的婚事而生灵涂炭呀!当然,李世民还感到这个异族青年君主,也只是急切仰慕大唐文化和大唐公主而已。
你看人家兴师动众、劳师远征,其实并什么恶意。所以,他在综合考量后最终也乐得做个人情。《孙子兵法》上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刀兵能省则省,不如就做一回月老吧。
女一号:文成公主
姓名:李雪雁?
吐蕃名:甲木萨汉公主
出生地:任城(今山东济宁)人
生父:李道宗
生卒年份:约623—680年
主要成就:远嫁**,传播文明、促进汉藏友谊
和亲,是中原王朝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关系时,采取的最高明的措施,属于“温柔的一刀”。很多少数民族领袖在战场上很是强硬,一遇到这种场景就只能“缴械了”。这一招是西汉时刘敬(也称娄敬)给刘邦出的天才妙计,此后经常在危机时发挥过神奇功效。
和亲这种事是双赢的,只是对和亲公主的个人命运不公。生在帝王家,也没得选择,个人的幸福经常要让位于国家利益,“为国献身”了。这些可怜的公主们,实际上都是政治婚姻的无辜牺牲品。
可怜了这些娇弱美貌的汉家女子,原本锦衣玉食又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下子却要到那大漠草原经受风吹日晒,吃半生不熟的牛羊肉,和粗野的异族汉子共度余生。并且,很多民族婚俗古老粗俗,和亲公主的可汗或单于丈夫死了,可能就要嫁给新继位的领袖。
要是时新领袖死了,可能还要在嫁给新新领袖……而这些新领导人,可能正是旧领袖的兄弟、叔侄或前妻的儿子等等。隋朝的义成公主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先后给突厥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作过可敦(王妃)。
这对于饱读诗书,习惯于儒家“三纲五常”的公主们来说,简直难以接受。但是,入乡随俗,你不同意又能怎么样呢?谁让这是天高皇帝远呢,谁让你摊上了这苦命的差事呢?所以说,和亲公主都是伟大的。
当然,皇帝们也不都傻,他们往往不舍得自己的亲生女儿嫁得那么远,就会临时找宫女或王公贵族中的贤淑女子“突击提拔”为公主充数。
据统计。整个唐代共派出19位公主和准公主嫁到外邦和亲。这里面,竟然只有3位是货真价实的、皇帝的亲生儿女做公主。其余都是亲王或王族的女子临时顶替的。
那些目不识丁的酋长们,并不能分辨真假。无论如何都心满意足了。因为,在他们想来,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这么温柔智慧、富有涵养的美女公主,还获得了丰厚的嫁妆。
简直一本万利!好了,那就暂时放老丈人一马吧。而他们的儿子长大后接班,也轻易不会给姥爷和舅舅找麻烦,西汉著名的昭君出塞即是明证。
虽然此后汉朝与匈奴保持了50多年的和平,但是王昭君的内心实际非常凄苦。她曾写过一首《怨词》,以表达思念亲人故土的复杂情感。我想这首四言诗。应当是所有和亲公主心境的真实写照:
秋木凄凄,其叶萎黄。
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
既得开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残。
志念抑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食,心有回徨。
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
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且悠长。
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在中国古代。以公主或宗室之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一般出于两种截然相反的极端情形:一是国力衰弱,以和亲委曲求全。以结好蕃邦;二是国力强盛,以和亲安抚边远部族。意为赐婚。
女性的美貌和柔媚,往往比武器利刃更为给力。可以波澜不惊之势缓和战场上的冲突,可以化解种种仇恨的端倪。李世民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就是那种以亲戚关系来笼络感化疆外野民、宣展大国之威仪的最为令人赞颂的典范。
松赞干布这次求婚派出了最聪明能干的宰相禄东赞(史书上也称其为“薛禄东赞”“筑禄东赞”等)率领求婚使团,带着沉甸甸的财宝聘礼和满满当当的智慧一路向长安进发。
谁料,此时天竺(今印度)、大食(阿拉伯帝国)等国也派了使者向大唐求婚,他们都希望能迎回贤惠的大唐公主做自己国王的妃子。为此,李世民非常为难。为了公平合理起见,他决定让婚使们比赛智慧,谁胜利了便可把公主迎去。
这便是历史上的“六试婚使”(又称“六难婚使”,也有“五试婚使”之说),结果吐蕃代表队胜出。禄东赞赢得了荣誉,也为他的民族赢得了一位千载难逢、母仪天下的好王妃。
拉萨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内至今完好地保存着描绘这一故事的壁画。总之,好事多磨,大唐皇帝、禄东赞、文成公主都没有让松赞干布失望。唐朝大画家阎立本躬逢其盛,用他的神品《步辇图》记录了吐蕃使者朝见李世民并求婚的场面。
当然,松赞干布并不知道他所要迎娶的文成公主并不是李世民的亲生女儿,而只是一位宗室郡主。但是,从他们的婚后生活以及历史的发展来看,文成公主的美貌与贤德和松赞干布还是很般配的。这对吐蕃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