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外快油水,杨国忠一年的收入包拯应该是比不上的,为啥?
毕竟包青天为民请命,一生清廉,两袖清风,那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你要是说包大人有计划外收入,估计包大人的粉丝就能用吐沫星子把你淹死,不要笑,这不是传说(切记:不可尝试)。
所以在唐代当官是非常合算的,寒门学子一朝登第(科举进士科,别的不好说),成了国家正式公务员,一辈子勤勤勉勉的干活,少惹事,混个中产地主,然后退休还是没有问题,当然了,愤青,二杆子等极品人物除外。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都需要新的人才,注入新鲜的血液,以使企业保持长青,国家保持活力。在大唐帝国,他们实行着这样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国家统一教材,学生统一学习,然后参加全国统考,选拔成绩优异者,为官。
称之为“科举”先说统一教材,唐代科举主要考儒家经典,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儒家经典都是文言文,没有标点,而且和唐代已经离了很多年,各家各派的解释都不一样,文学这东西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派闹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肯承认自己是错的,对方是对的。
但是试还是要考的,到底按照谁的解释考,就是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大臣们一下子,就蒙了,这可咋办,注意那个时候还没有朱熹这等影响后世,大家都给面子的大儒。
标准答案给不出,试就没法考,总不能都算对的吧,那还不如不考了,问题反映到了唐太宗那里,唐太宗立即拍板,试还是要考的,让国子祭酒孔颖达和有名望的大儒编写一本通行全国的教材,以后按照这个教材考试,就叫《五经正义》吧。(未完待续。。)u
〖 懒人小说网:www.lrxsw.com 〗为您提供精彩的小说在线阅读,百度搜索 "懒人小说网"访问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