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那些事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五章【进入长安】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以前当看到不公平的现象时,他也冲动过;以前看到这个社会的黑暗面,他也气愤过;以前愈来愈感到现实的无奈时。他也悲伤过。

    后来,他不再冲动。他不在气愤,也不在悲伤。因为在经历了很多。受了很多的挫折,吃了很多的苦痛之后,他知道了,冲动、气愤、悲伤都是没有用的。社会不会因为某个人而改变,渐渐地他学会了改变自己。

    自那以后他有了城府,有了心机,有了别人不懂的一面,他也感觉到自己似乎正在向一种东西靠近,那种东西——所谓的“成熟”。又过了很多年,他把自己练成了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城府极深,不怎么多说话,却心里比谁都明白。

    别人没有想到的,他能想到;别人看不到的事情,他能看到;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越来越能理解别人,越来越能了解社会,难道这就是成熟——所谓的成熟。

    李渊在官场三十年锻炼出来的东西,正是李世民缺少的。李世民现在正处于冲动、气愤、悲伤的阶段,更进一步,也不过是对其有着思索,根本就达不到李渊的水平。所以不是李世民领导李渊,而是李渊领导李世民。

    也许后来的李世民要比李渊优秀的多,但是我认为作为开国皇帝的李渊也一样优秀。对于这一问题,我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我用这样一句话来回答。各人有各人不同的人生轨迹,各个时代有各自的时代背景,不能一概而论,李渊和李世民虽为父子,相差不过几十年,亦是如此。我只能这样说。

    在江都,杨广被宇文士及等人谋害,这位多姿多彩的皇帝终于走完了他的一生,在他死前不久,曾对着镜子,摸着脖子问自己的皇后:“这么好的脑袋,不知道谁来砍它。”

    因此杨广在很久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自己早晚有一天会死于非命,杨广很聪明,他的预料没有错。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的年号)三月十一日凌晨,杨广结束了他的生命。消息传到长安,李渊很清楚的认识到这个就是自己一直以来所等的那个机会。李渊告诉自己一定要把握住。

    当皇帝并不是遥远的事了,不过在当皇帝之前李渊还得演两出戏。有时候我认为中国的高层政治就是一个舞台,每天都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戏剧,有喜剧,有悲剧,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成功的一方演的是喜剧,失败的一方演的是悲剧。

    成功的人大赚一笔,有可能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像李渊,当了皇帝);失败的人赔的倾家荡产,也有可能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像杨侑,由皇帝变成了阶下囚,当然了,对于这种变化,他很无奈)。

    尽管如此,老百姓的日子还得过,高层政治的戏还得演,不演还不行,谁让有些人就相信这一套呢?第一场戏,李渊嚎啕大哭,涕泗横流,伤心欲绝,表示对杨广的哀悼、同情、不舍。

    我相信这不是李渊内心的真实想法,哀悼和同情是没有的,不舍更是用来骗人的。要不怎么能说是演戏呢。

    对于李渊不过是哭了一场,顺便嚎几句丧。也没什么损失的,眼泪。嗓子哭哑了,这对于专业演员李渊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谁让咱是演戏的呢,就得演到位。反过来,李渊却得到了不少的东西,远远比他损失的要多得多,要不咋说,李渊是聪明人呢,从来不干亏本的买卖。

    全天下的百姓都说,唐王哭杨广。唐王是忠臣啊,唐王的忠心可昭日月,唐王仁义啊,唐王会善待百姓的,唐王的部队从来不抢百姓……就这样,李渊的声誉在他为杨广哭过之后,达到了最高点。趁火打劫,在中国一直有着优良传统。趁热打铁,在中国也很有市场。演完了第一出戏。李渊马上导演了第二出戏。

    不得不佩服李渊的演技和才华,一场接一场的连续作战,怕是就连北电的高材生都不得不说一句,景仰李前辈。我们对李前辈的景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第二场戏。最先出场的不是李渊,而是李渊的好搭档,好哥们。我们的老朋友——裴寂先生。打仗裴寂不在行,出谋划策裴寂也不在行。但是裴寂也不是那种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的草包。事实证明,在顺水推舟这方面裴寂还是有着别人难以比拟的天赋的。

    最初在太原,推李渊造反的,有裴寂,现在在长安,裴寂还将完成一个伟大的任务,这个任务足以使他进入史册——推李渊当皇帝。而且,裴寂因此得享高官厚禄,位极人臣,别人难以匹敌,裴寂用事实说明了,顺水推舟是一门有用的学问,一门很有用的学问。裴寂这哥们不止是顺水推舟的高手,拉人也是一把好手。

    裴寂拉了两千多人一起上疏劝李渊当皇帝,毕竟杨广都死了,杨侑还是个孩子,你老人家不出面当皇帝,这个国家可怎么办呀?李渊的反应呢?当下李渊把大臣们上疏的奏章都退了回去,并且说:“我知道你们要干什么”。然后呢?

    然后就没了,既没有说行,也没有说不行。这倒给大臣出了一个难题,明天我们该怎么办呀,是继续劝,还是拉倒,回家睡觉,这唐王到底想干什么呀?明明是想当皇帝,自己还不好意思。

    既然知道唐王自己不好意思,就得继续上疏,上到唐王不好意思拒绝为止。别人也许不明白怎么回事,裴寂肯定是明白的,如果李渊是这出戏的导演加男一号,裴寂则当仁不让的是副导演加男二号。

    (杨侑呢?说句不太客气的话,这哥们现在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勉强算个配角吧)第二天,裴寂率人继续跟进,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你老人家要是不当皇帝,我们就集体撂挑子,都不干了。”看到这样的场景,李渊很欣慰的笑了,不就是演场戏吗?你们还真投入,明天再来最后一次,咱这戏就杀青,红包少不了你们的。

    第三天,裴寂又领着人来了,一进门,李渊都能猜到他们说什么,又是什么你老人家众望所归,全天下的百姓都等着你去拯救呢,你老人家不当皇帝我们可怎么办呀?天下的百姓可怎么办呀?

    你就是不为了自己考虑,也得为全天下的百姓们考虑啊。说的李渊就像是那几千年才出一位的圣人一样,他要不当皇帝,大臣们都得自杀。最后,李渊看在老百姓的份上,勉为其难的答应了,注意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天下的所有老百姓,是为了你们这些大臣能够为政府继续工作下去。

    戏终于演完了,杀青。李渊很得意的笑着,大臣们也很猥琐的笑着,其他诸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