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那些事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七章【起义】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冒险成份,此计绝对是万全之策!”杨玄感仍然是一句:“还请下计!”李密难掩心中不快,下人只为衬托上人的高贵,下计自然只是为了反衬上计的精妙,已引你见过绣房的大姐,还聒噪着问丫环干甚!于是,李密悻悻然了出第三计:“如果想图方便快捷,可以去攻东都洛阳,只怕对方早有防备,要是攻不下来,时间一长,就不是我可以算得到的。”

    黎阳离蓟地,长安相隔千里,去洛阳只有五百余里,可在李密的思维里,远却是近,弯路却是捷径。

    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独特的思维。听完李密的下计,杨玄感面露微笑,拍手叫好:“兄弟的下策实是上策,现在隋朝官员家属都在洛阳,要是把他们抓起来,足以控制天下,况且像兄弟所经城不攻,这样怎么树立威信!”把目标对准家属,总是喜欢搞大动静,这大概是基地组织的风范。

    李密着实被震惊了,他望着杨玄感兴高采烈的表情,马上明白杨玄感并不是真的要向他问计,他早就打定先攻东都,问自己只不过是为了印证方案。世间老板开会,多半如此尔。

    李密虽然鄂然,但他现在只是谋主,也就是师爷,师爷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杨老板攻东都那就攻东都吧。历史将验证李密之三计何为上计,何为下计。这答案得用英雄的血来写,包括杨玄感的血,不仅限于李密的血。

    在定下化下计为上计后,杨玄感立刻率领部队向洛阳进军,他将队伍一分为三,让弟弟杨积善率三千人沿洛水挺进,另一个弟弟杨玄挺率三千人爬邙山进军洛阳,最后,他领着三千兵马做为后盾。

    这支部队都是临时组织起来的丁夫船公,装备极其简陋,没有铠甲,也有能够远程攻击的弓箭,人手只有一把单刀。属实打实的土八路,就这样,一路上,杨玄感还打出大部队的旗号,这就不仅仅是欺负隋朝官员不识数。只要取得胜利,兵马就会越来越多的,装备,对方会给我们送的。

    这是杨玄感的气魄,当他忘记劣势,鼓起勇气,憧憬美好未来时,上天不会让这样的人失望。洛阳早就收到了消息,不但加强了防备,还分两路派出了阻击的部队,从后面的进展来看,他们不是来跟对方拼命,而是雪中送炭的

    。隋军五千精兵前去拒战杨积善,还没开战,这五千精兵立马运气,将精华聚集于腿上,然后迈步就跑,为了尽快脱离战场,这些士兵纷纷丢下铠甲武器。另一路隋朝军队由作监裴弘策率领,这位仁兄还有职业道德,布下阵跟对方交了一阵,可惜,他碰上了杨玄挺。

    杨玄挺是杨玄感的弟弟,此人相当生猛,而且行动十分怪异,交战之后,隋军大败,不少隋兵丢铠弃甲,可杨玄挺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勒停部队,跟在逃亡的隋军后面慢慢进军。裴弘策镇定一下精神,然后收集散兵,重新布下了军阵。

    不久后,杨玄挺慢悠悠抵达现场。接下来发生的一切让裴弘策目瞪口呆,自己已经摆好了阵势。就等对方发起冲击,却发现对面的反兵全都坐了下来。搞静坐?

    这算什么回事!豆大的汗从裴弘策头上滚下来。他实在搞不懂对方葫芦里卖得什么药,明一下。裴弘策同志的职务是作监,主要负责宫殿建设,室内装修,园林设计之类的东西,打仗实在是门外汉,因为国内会打仗的都被杨广拉到辽东打高句丽去了,这才硬着头皮上阵。

    兵书都没翻过,自然不知道疑兵计是何物。正当裴弘策拼了命发挥联想力,希望能从建筑书知识上转化一兵法时。杨玄挺突然站起来,发动猛攻,不用,措手不及的隋军又大败。

    同样,裴弘策并没有发现追兵,于是,他又大着胆子收集散兵,重新布阵,不久后。又看到杨玄挺慢悠悠率领着他的单刀队赶上,然后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如此交锋,往复五次。裴弘策被间歇性发作的杨玄挺搞疯了,最终。他丢下散兵,领着十来骑逃回了洛阳。

    等杨玄感从后面赶上来,他的部队因为收编隋朝散兵。接纳四散游民,部队兵员达到数万。装备也得到了升级,真正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大军。但征途才刚刚开始。洛阳的西边。已经有一支隋朝的军队日夜兼程赶来支援洛阳。这支队伍是在长安留守的京兆内史卫文升率领的数万大军。

    卫文升,河南洛阳人,李密在天下三计里把此人得一文不值,大概是欺负人家年纪大,这一年,卫文升已经七十多了。

    听到杨玄感向洛阳进军后,卫文升率领长安的军队主动出击,在经过杨玄感的老家华阴时,他老人家干了一件事,冲进华阴,找到杨家祖坟,将杨素同志的坟给创了,把刚埋下去才数年的老杨请出来,丢到火里回了一下炉,是谓挫骨扬灰。卫文升通过这一举动明白无误的告诉手下这帮士兵,现在我们都跟杨家结下了死仇,这一去就别想着敷衍了事,不能战胜对方就是被对方消灭。

    然后,卫文升下达了一个命令:击起鼓来,全军奔赴东都。不用衔枚潜行,杨玄感作乱犯上,可鸣鼓而攻之!行出潼关,随从表示前面函谷关可能有伏兵,还是经陕县沿流东下,从后面偷袭杨玄感。卫文升望着随从,摇摇头,然后出了自己的看法:“你的谨慎不是没有道理,但以我来看,杨玄感这子只怕想不到这样的计策。

    ”无须绕路,取直线,挥师东都!果然,一路进军并没有碰上任何伏兵,卫文升成功抵达洛阳城外。

    通过函谷关后,卫文升得意的望着部下,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他甚至感觉平定杨玄感只是时间问题。

    战场的奇妙往往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杨玄感没有料到卫文升的忠诚,而卫文升也没有算到杨玄感身上的一些东西。现在,所有的不确定都将在战场上变成确定的胜负。

    顺便提一句,卫文升的官职是刑部尚书,而杨玄感是礼部尚书(前),从官职上看,征战都不是其本职工作。但卫文升的刑部尚书似乎跟打打杀杀还有关联。卫文升很快向杨玄感发起了进攻,就效果来看,突击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一战而胜,卫文升也没有杨玄挺那样的耐心,他对部队下达了乘胜追击的命令。

    接下来的事情在历史中很常见,追到一半,杨玄感的伏兵杀出,将卫文升的前军尽数消灭。到了这时,卫文升才发现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毛头子。不能再大意了,必须用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

    卫文升终于认识到了杨玄感的智,但这还不是完整的杨玄感。数天以后,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