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那些事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二章【风云起涌】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之侄,今年伐人之兄,以此求荣。恐天下不许!

    王僧辩见书自觉理亏,自己成什么人了?不过,也不能怪自己,自己只是奉命行事。既然邵陵王如此说法,还是听听主公的想法吧。

    王僧辩将书信送到江陵,萧绎只有一个命令:进军!

    一场火并已经不可避免。萧纶于郢城西园召集属下众将,流涕道:我本无他志。志在灭贼,湘东总是以为我跟他争夺帝位。所以来伐。今天的事要守则交绝粮储,欲战则取笑千载。可我也不能束手待毙,当于下流躲避。

    属下壮士神情激愤,纷纷请战,萧纶不从,与萧踬自郢州北门乘小船逃向武昌。萧恪迎王僧辩入城,萧绎以萧恪为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以世子萧方诸主持郢州,王僧辩升为领军将军。

    萧纶逃亡之路异常艰辛,半道上遇到镇东将军裴之高,裴之高的儿子裴畿抢劫了他的装备。

    武昌涧饮寺僧人法馨将他们藏在岩洞中。

    萧纶的长史韦质、司马姜律领兵在外,听到主公失败的消息后,飞马相迎,萧纶于是收拾散卒屯兵于齐昌郡,北江州结栅自保的流民近万人归附。

    前西陵郡守羊思达跟随陆土豪段珍宝、夏侯珍推萧纶为主,合谋送质于齐,计划与齐军联合进攻南阳。使者见到齐国皇帝高洋,高洋痛快地答应了,按照梁国的封号,萧纶为侍中、使持节、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承制,高洋又给萧纶加上梁王的封号。

    侯景大将任约进军西阳、武昌,萧纶本打算等与齐军合兵一起抵御,但齐军按兵不动。

    原来,萧绎发现,萧纶还真不是省油的灯,自己向西魏称臣,他去找东魏做靠山,以自己的实力对付东魏无异于以卵击石,萧绎不想冒险,于是也派人到邺城联络,此行虽然没有达到破坏萧纶同东魏关系的目的,但东魏方面答应不干涉梁国内政。

    这就是齐军按兵不动的真正原因,萧纶因齐军未至,移营距西阳八十里的马栅。

    任约派仪同叱罗子通率二百铁骑偷袭,萧纶没有防备败走,定州刺史田龙祖派人迎接,但萧纶以田龙祖是萧绎的人不敢前往,于是又返回齐昌。

    行至汝南,西魏所属的汝南城主李素本是萧纶的故吏,开城迎接萧纶入城。

    萧纶于是修补城池,收拾残卒,整顿兵马。

    萧绎更加恐慌,怎么办?他想到了让长安方面出兵打萧纶,如果东魏干涉,到时候东西开战,自己只需坐收渔翁之利就行了。

    萧绎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

    宇文泰会出兵吗?

    萧绎的人刚走,镇守安陆的西魏安州刺史马岫也派人求援。

    萧纶在汝南操练兵马,马岫认为萧纶的头一个目标就是自己,孩哭抱给他娘,所以他请求宇文泰在萧纶练兵未成的时候收拾掉他以绝后患。

    宇文泰当然不会放弃汉东之地,很快他便做出决策,重新启用杨忠,杨忠奇袭柳仲礼成为一个传奇,的确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

    杨忠自擒柳仲礼平汉东后因为柳仲礼的告小状差点从万人瞩目的大英雄变作阶下囚,宇文泰爱惜其人才难得,仍然为他进爵陈留郡公。但是却剥夺了他的兵权,也算是赏罚分明。此后杨忠一直赋闲在家,这次得以重新启用。

    杨忠同仪同侯几通率精骑一千悄悄出发。日夜兼程赶奔汝南。

    公元551年二月,杨忠包围汝南,萧纶据城死守。

    天气寒冷,西魏军数日攻城不下,伤亡惨重。

    然而,世事难料,正在杨忠心急如焚之际,一个偶然事件的发生扭转了局面,一直坐镇城头指挥城防的城主李素中流矢而亡。

    忠于李素的将士们登时失去了斗志。魏军奋力攻城,汝南城破,萧纶被俘。

    鉴于柳仲礼的故事,杨忠对南人已经没了仁慈和感情,为了不重蹈覆辙,他决定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侯几通将军中大鼓置于地上,让萧纶坐在鼓上,萧纶从容赴死,魏军将他的尸体扔在江岸上。

    奇迹发生了。一连数日萧纶的尸体并不腐烂,这是上苍的感应?临江百姓以为神异,便自发为他立庙祭祀。

    按照史书记载,萧纶本是一个荒唐王爷。但侯景发难后成为宗室亲王中唯一一个以大局为重,忠心为国的亲王。

    到这里,我知道了。所谓萧纶种种不经的荒唐行为,不过是在萧绎主导下的大梁史官为了证明萧绎即位的合法性而对更具合法性的萧纶的丑化。

    从萧纶对待侯景叛乱的态度。从为了让萧确服从皇帝命令而做出大义灭亲的举动,从萧纶调停江陵和湘州纷争的书信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兄弟情分、顾全大局的王爷。

    萧纶被杀,东魏方面不及救援,萧绎再次派出特使到邺城,高洋并不想追究,反正都是你们兄弟之间的事,既然萧纶已死,索性以萧绎为梁王。

    西魏出兵帮助萧绎解除了萧纶这个威胁,然而,对江陵的真正威胁不是萧纶而是侯景。

    萧绎再次想到让西魏出兵为自己抵挡侯景,但是,他也清楚,对付侯景不是对付自己的兄弟子侄,不付出代价是不行的。

    侯景占领建康后,以梁武帝的名义四处攻击不肯就范的州郡王国,攻取了江南最富庶的三吴之地,当年萧衍曾经拒绝世家大族与自己通婚,如今,他要实现让这些所谓的膏粱子弟为奴为娼的誓言,包括王谢在内的世家大族遭到清洗。

    江陵兵精粮足,萧绎一直被侯景所重视,侯景把他作为自己最大的敌人,所以建康局势稳定后,侯景开始谋划攻打江陵。

    江南人民都把兵精粮足的荆州看做大救星,萧绎也把平定侯景当做了自己的责任,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形容此刻的萧绎那是相当地恰当,不过,远在成都的武陵王萧纪似乎对七哥并不看好,他对部下说:七官一个文人如何担当得起平贼大任。

    萧绎出兵了。

    荆州系大将梁秦州刺史徐文盛都督众军东讨,在武昌与侯景大将任约相持不下,萧绎又令护军将军尹悦、平东将军杜幼安、巴州刺史王珣等领兵助战,联军在贝矶大胜一场,任约退到西阳。

    徐文盛步步紧逼推进到芦洲,任约赶紧向侯景求援。

    侯景亲自率军两万西上,慑于侯景的威名,徐文盛不敢主动交战,侯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