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那些事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章【永远的追随】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你跟我一起上奏。如何?

    鲍泉答应了。

    王僧辩对鲍泉说:我先说,你帮我说话。

    两人入内。

    萧绎为人严厉且猜忌心重,听说王僧辩拖延不行,心中已经动了怒。等王僧辩两人进来。萧绎劈头问道:我的命令已经执行了吗?什么时候出发?

    王僧辩将拖延行期的建议提出。

    萧绎当时就变了脸,手握佩剑厉声道:你害怕不想去是吧?

    不等王僧辩解释,萧绎气冲冲转身进了内堂。鲍泉吓坏了,一句话也不敢说。

    王僧辩退出后没多会。萧绎又派亲兵把他抓回来。

    “你抗命不行,是想通贼。今天就是你的死期。”萧绎余怒未消。

    王僧辩前番随柳仲礼投降侯景,这事虽然萧绎没有计较,仍然重用两人,但要说心中一点芥蒂也没有也不现实,所以此次王僧辩磨磨蹭蹭萧绎先入为主地认为王僧辩是故意的。

    通贼是王僧辩的内伤,所以听萧绎如此说王僧辩心中万念俱灰,不再辩解:“王僧辩今日被杀,不敢怀恨,不过遗憾不能见老母一面。”

    见王僧辩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模样,萧绎更加气恼,拔出宝剑砍向王僧辩的左腿,剑光闪处登时鲜血四溅,王僧辩失血过多昏迷过去。萧绎还算有点人味,让人为他先处理伤口,等他醒过来即被押送廷尉府收监,王家的兄弟子侄们一并被抓。

    王僧辩的老母惊闻变故,赶紧除掉首饰,一身素衣去找萧绎求情,萧绎这时也消了气,命人找名医用好药为王僧辩治伤,王僧辩这才躲过一劫。

    王僧辩被砍伤下狱,鲍泉心惊胆战,只好独自领兵奔长沙而去。

    萧绎不断向湘州发难,惹恼了萧誉的弟弟雍州刺史萧詧。

    其实萧绎之所以敢大胆放心地去长沙找麻烦,是因为他对萧詧早就备下了后招,换言之,他不怕萧詧兄弟联手,不过,萧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狗急了会跳墙,惹毛了萧詧的后果很严重。

    原来,萧詧的府司马刘方贵早就跟萧绎有勾结,他们偷偷订下盟约,准备选择时机里应外合干掉萧詧。

    双方预订起兵的日子还没到,碰巧萧詧有事找刘方贵商量,让刘方贵到襄阳,刘方贵以为萧詧知道了自己的底细,索性据樊城抗命,部下造反是最难容忍的,萧詧立即发雍州兵马攻打樊城。

    萧绎派张缵前往救援,人还没到,樊城已经陷落,刘方贵被杀。萧詧已经停不下了,留参军蔡大宝守襄阳,自己率众转攻江陵声援湘州。

    萧绎没派参军庾奂指责萧詧:你是我侄子,侄子攻打叔叔,还有天理吗?(以侄伐叔,逆顺安在?)

    萧詧回应道:家兄无罪屡被攻伐,七父若是顾忌先人之恩,应该如此吗?如果退湘水之兵,我自然回师襄阳。

    萧绎无话可说,打就打谁怕谁?可是,真要动武了萧绎才发现遍观江陵城竟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将领,到了这个时候他想起王僧辩了,于是派左右到狱中向王僧辩请教对策,王僧辩的应对让萧绎很满意。

    王僧辩被无罪释放,就任城内都督,主持江陵防务。

    台城陷落后。萧绎让人在江陵四周树栅,营栅成为江陵的第一道防线。

    萧詧攻打营栅不克。又赶上天降暴雨,平地水深四尺。部众开始离心。军主杜岸及兄子杜龛带部属投降了萧绎,雍州兵瓦解,萧詧丢下器械辎重,率领残部狼狈逃回襄阳。

    投降后的杜岸反戈一击,向萧绎请求带五百轻骑奔袭襄阳,去城三十里,襄阳城内才发觉,蔡大宝闭门拒战。萧詧当夜赶回,襄阳城戒备森严。杜岸偷袭不成退走,投奔其兄于广平。

    萧詧派将军尹正、薛晖攻打广平。

    杜岸向司州刺史柳仲礼求援,柳仲礼兵马未动,却传来了西魏荆州兵异动的消息,西魏大都督权景宣精骑三千顿军于丹水北岸,随时准备渡江。

    柳仲礼不敢动了,广平城很快被攻破,杜家兄弟做了俘虏。

    杜岸等被押送襄阳,萧詧的母亲龚宝林当众指责杜岸背主求荣。杜岸笑道:老婢子教儿子去杀叔叔,枉杀忠良罢了。萧詧见杜岸死不认错,不禁怒上心头,令人拔掉了杜岸的舌头。拿鞭子将他劈头盖脸抽了一顿,大卸八块后用油炸了。杀了杜岸后,萧詧又将杜家满门抄斩。小孩们都做了预备太监。

    做完这些令人发指的暴行,萧詧还不解气。又命人将杜岸祖父的坟墓掘开,焚骨扬灰。把杜家人的头骨做成漆惋。

    叛逃比敌人更可恨,但萧詧的做法委实过分。不过,佛说现世报,有因必有果,后来,杜家后人在建康挖了萧詧父昭明太子萧统的安宁陵,有样学样焚骨扬灰,算是报了仇。

    在这种情况下,萧詧已经同萧绎势同水火,他自忖以自己的实力肯定干不过萧绎,其他叔叔大爷们各怀鬼胎也不会有人帮自己说话,可自己绝不能坐以待毙,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派人到长安求援。

    当然,请外援是要付出代价的,他开出的价码是请求以自己的地盘作为大魏附庸。

    襄阳特使先到穰城接洽,西魏行台仆射、荆州刺史长孙俭很清楚这是朝廷向江南渗透的大好机会,但他熟悉江南的风土人情,知道萧詧甘心向南人一向痛恨的索虏低头实在是逼不得已,特使此时到荆州,一定怀有刺探荆州动静的使命,他决定给特使一个下马威,让襄阳摸不清西魏的虚实。

    长孙俭在荆州刺史府办公大厅摆上仪仗队,自己一身重甲端坐在大堂上,传襄阳特使以宾主礼入见,长孙俭相貌魁梧,声音亮如大钟,他一口鲜卑语,一旁有人帮特使翻译。

    特使吓得汗流浃背,惶恐间不敢仰视。

    等到天色已晚,长孙俭一身便服宴请使者,也不说鲜卑话了,改用汉话和颜悦色地向特使表达了朝廷的欢迎,克日送特使入京。

    宇文泰早有染指江南的意图,但顾忌太多一直迟迟不敢有所行动,现在凭空掉下个馅饼,有了雍州这样强大的内应一切自然不同。

    宇文泰大喜过望,赶紧派东阁祭酒荣权出使襄阳,双方定下军事互助盟约。

    为了经略汉水、沔水地区,宇文泰以开府仪同三司杨忠都督三荆二襄二广南雍平信随江二郢淅十五州诸军事,坐镇穰城。

    杨忠离开独孤信后,一路追随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