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承认,在他势力所及的范围内,继续沿用了萧衍的太清年号。
一个月后,由侯景挑起的河南战事也结束了,东魏齐王高澄攻占颍川,守将王思政被俘,西魏势力撤出河南。然而,仅仅两个月后,高澄遇刺身亡,高澄的弟弟高洋闪亮登场继承了父兄的一切,东魏政坛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梁国内部各路诸侯互不统属,他们有的投靠了侯景,有的奉出镇地方的宗室为主,有的干脆拥兵**,而手握重兵的梁朝宗室只顾互相争斗夺地盘,没有人记得台城受罪的皇帝,梁朝成了典型的多头国家,一盘散沙。
西魏和东魏趁火打劫,屡屡攻占梁朝领土,梁朝的淮南地、巴蜀、汉中被一点点蚕食。
萧衍自我得之,自我失之,见侯景那段,还是很有四十年太平天子的那份从容与霸气。这份气质,是学不来的,李隆基也不想学这些。他只想着永远不再见到干儿子安禄山,逃亡的半路上还把安禄山朝思暮想的杨干娘给弄挂了。萧衍是南北朝史上一大传奇,绝对的另类皇帝,以这种人生结局收场,也是他没想到的,但也只有这样,历史才会牢牢记住这位“勤奋”,“不贪女色”而亡国的开国皇帝。
“勤奋”,“不贪女色”却依然弄得国破家亡,历史应该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东魏丞相高澄从父亲手是接过的是一副创业元老不服、朝中大臣质疑、四周强敌环伺的臭牌,但他靠父亲的人脉和自己的能力最终打出了一把至尊宝,高澄用事实告诉人们,官二代并非都是扶不起的阿斗。
在同侯景、西魏、南梁的河南混战中,东魏获利最大,不但有效控制了河南大部分地区,而且借着侯景闹江南的契机将疆土不断地向南推进,在侯景折腾下失去了方向感的梁魏边境各州郡的地方实力派纷纷向东魏示好以求自保。
侯景带着主力干将们奔袭建康的时候留下外弟王贵显留守,奉命合围寿阳的梁国四道都督一路按兵不动,两路奔赴建康,只有南道都督鄱阳王萧范继续执行萧衍的方略,派大将梅伯龙、任忠抄侯景的老窝,一开始进展得挺顺利,寿阳罗城很快被攻下,但王显贵拼死守卫内城,梁军久攻不下,这时候建康的事越来越紧急,萧范只好退兵,让任忠跟儿子萧嗣到建康凑热闹去了。侯景攻打台城不利,王显贵便将寿阳当做礼物送给了东魏,东魏大都督斛律平进驻寿阳。
临贺王萧正德跟侯景勾结造反,其弟北道都督北徐州刺史萧正表担心周围的州郡跟自己过不去,索性送子入邺为质归顺了东魏。
这样一来,梁国的淮北三州孤悬敌境被切断了与江南的联系,台城也陷落了,于是青冀二州刺史明少遐、东徐州刺史湛海珍、北青州刺史王奉伯、在淮阴的直阁将军羊海各举州归降东魏。(未完待续。。)u
〖 懒人小说网:www.lrxsw.com 〗为您提供精彩的小说在线阅读,百度搜索 "懒人小说网"访问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