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那些事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五章【梦醒】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但远远谈不上对隋朝构成什么实际威胁,所谓的边患都是杨广那膨胀的虚荣心幻想出来的。在他那好大喜功性格的怂恿下。

    杨广前后三次(612年,613年两次)对高丽发动**裸的侵略,可是前两次都战败了,而且是大败,尤以第一次最为惨烈,宇文述率领的三十万东征军队仅有几千人活着回来。

    更可恨的是即使在第三次东征隋朝军队大败高丽之后隋朝也没有从战争胜利得到任何实际的好处,反倒是三次侵略战争耗尽了隋朝的国本,用尽了隋朝的民力,隋末人民为了不再参与侵略战争宁愿揭竿、造反求生,时人作诗称“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砍头何所伤”。第六宗罪——虚耗国家财产。如果说杨广费巨资兴建东都洛阳是出于统治战略考虑的话,那么杨广三下江都、四处游乐就不能仅仅用贪恋美景来解释了,仅在一次巡幸中杨广的船队就有一万多艘船只。

    首尾相衔一百余公里,船的行驶全部借助人力,仅京杭沿岸为龙舟拉纤的军士、船工就达八万之众,其中甚至还有衣着艳丽的宫女,并且沿途州县还要负责供应船队的日常开销,每到一地就如洪水猛兽,其造成的损失绝不低于一场百年罕见的自然灾害。

    至于杨广心血来潮的“鹰聚长安”和“放马求种”,对杨广来说根本就不足挂齿,对他来说是回忆起来都困难的小手笔。种种这般白白虚耗掉的国家财富和民众财产应当足够再疏通、开挖一条贯通南北的京杭运河。第七宗罪——宠信无佞小人。

    “上梁不正下梁歪”反映的不单是一个物理原理,同样也阐述了一个反映在政治领域的社会学规律,幻想杨广手下能出现魏征一般的诤臣简直犹如缘木求鱼,那些稍微敢出气说话的大臣早被杨广收拾干净了,剩下的只有喘着粗气的份了。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