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异世农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七章 赶人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后面的人群中,有几个男人还是要脸的。他们之所以会跟着来,是因为听信了银花大舅母的话,以为银花既然能够请冯家的父子四个过来,那他们这些做舅舅、叔伯的,她就更应当会请。哪知道到了这里,还没等到认亲就被这么不留情面的打脸。还这么明打明鼓的往外赶他们走,感觉很丢脸的他们,不等银花大舅母说什么,直接转身抬脚往外走。

    不过,银花大舅母是不会这么轻易就放弃的,她知道她这个大姑子是个没用的,也不再纠缠。就两眼一咕噜,在人群里找银花,虽然她已经多少年没见过银花了,但是她还是凭着印象加猜测,在一堆人里认定了银花。

    她想上前贴近银花,却被二丫挡着道,就是不让她上前进一步,没办法!她只好隔着二丫对银花叫道:“银花!我们无论怎么说,也是你娘舅家,你可不能说不认就不认。你定亲不去请我们,我们也就自己找过来了,可你不能到了这儿还不认。说出去对你的名声可没有好的!”

    银花这大舅母倒是个狠角色,可惜她今天遇到的对手不是银花母女,而是二丫。银花刚要开口说话,就被二丫制止。今天银花娘俩是一句话不能说,说多说少都是错。要对付她们,只能是刘家。

    二丫回头对自家人和银花娘俩,以及跑出堂屋的一群男人说道:“你们各回各的座位坐着去,别都凑堆儿看热闹!”男的回了屋。女的也都各自坐下。二丫也跟着坐到最近的位子上,才慢腾腾的跟脸色气得发紫的银花大舅母说道:“你别管我们家银花的名声好不好,那跟你没关系!我刘家的人。还犯不着你来管。要说这认亲的事,还真跟你说不上。当初我们家把银花接来的时候,可是明明白白的写了她与父家断了一切关系的切结书。连她父家都断了,你又是哪门子的亲?这么大老远的跑来,还真是难为你们了!”

    银花大舅母怎么也没想到银花竟然跟胡家是断了关系的,那自己来之前还特地把胡家也叫上,有个屁用?她回头狠狠的瞪了一眼。跟着她来的人群里四十岁上下一妇人。那妇人也不怕她,冲着她不屑的翻了个白眼、撇撇了嘴,嘟噜了一句不知道什么话。没人听清楚,也就没人搭理她。

    银花大舅母卡了壳,没想到银花姥姥却上了阵,她自以为很有范儿的上前一步。看着坐着当中最老的二丫奶奶说道:“你们家没有当家的么?竟然叫一个晚辈在这儿胡说八道?!做长辈的也不管管!”

    堂屋里的男人虽然听了二丫的话。都进了屋坐下,但是谁也没有真的喝茶聊天,而是鸦雀无声的听着外面的说话声和动静。这会儿听到老妇人说的话,二丫爷爷坐不住了,他蹭的一下站起来,三两步走到堂屋门口,呵斥道:“你是哪来的疯婆子?竟敢在我刘家说我孙女胡说八道?!今天我老细腿子把话给你撂在这儿,甭管你跟我孙媳妇是什么关系。我说不认就是不认!麻溜的给我滚远点,省的我叫人赶你们。”

    银花姥姥怎么也想不到。原本自己作为长者,说这样的话又有什么大不了的,怎么就犯了这家人的呛了?不单这银花的婆家爷爷两眼冒火的瞪着她,连带这一院子的女人,个个都阴森森的看着阴笑,她只觉得头皮发麻。

    其实她是敏感过度了,院里的女人之所以会笑的阴森森的(那是她以为的),是因为二丫爷爷竟然会主动站出来维护自家孙女,而且也不再把名声看的比天大,并没有说出认下这门亲的傻话。个个都惊喜的想着自家爷爷的惊人改变,满怀感激的看着这个挑动爷爷怒火的老婆子。

    银花大舅母却以为找到了机会,愤怒的对银花娘尖叫着:“孙大妞(银花娘的名字)!你以为你在这儿有多好呢!你这亲家看不起我们,就是看不起你。要赶我们走,丢脸的是你、还有银花。”

    二丫在银花姥姥出头说话的时候,就已经从外表和银花娘相似的程度中,猜出是银花姥姥。她奶奶没有想好怎么说话的时候,她爷爷倒是跑出来抢了风头。这期间二丫一直注意的是银花娘,要是这银花娘想认银花姥姥,那她说不得要改变待客的态度;要是这银花娘确实对娘家死心,不认了,那她就无所顾忌的赶人。

    她见银花娘一直低着头,一句话也不为娘家人说,即便她自家娘被呵斥,也没有抬头,二丫就知道银花娘这是对娘家已经没有了半点亲情。那自己也不必要多情做什么好人。当下就接了银花大舅母的话,说道:“看得起也好看不起也罢!这不在你说,而在于我这弟媳自己的感受!既然门口来了这么多我们刘家的本家人看热闹,那我们就明明白白说清楚,为什么不认你们这些所谓的亲戚,免得别人以为我们真的是六亲不认的混家。”

    因为门口围来好多看热闹的本家,二丫就对着他们说了银花娘和银花一个个都是等同于被卖的经历。并且说明银花是已经结了跟父家以及所有亲戚关联的身份,那切结书在官府都有备案(这是当初二丫为了保护有些孤儿而特意在官府做的备案。这样即便哪个孤儿被亲戚借着什么名义卖了,那买卖也是不能成立的。在二丫这儿同样不能以任何借口带走孩子!)。

    二丫这里除了后来因为灾害带回来的孩子没有切结书,其他的孩子,基本上每个人都有切结书,不过有的孩子花了银钱给了孩子的父家或亲戚,有的孩子家里亲戚厚道没要钱。当然,花钱和没花钱的内容和切结条件也是不一样的。这个没必要细说。但是每一份切结书都明明白白的给了孩子最大的权利,那就是孩子长大了随他们自己认不认亲、归不归本家,二丫这里不干涉。官府那里也不干涉。

    这些事,好多人都不知道,有些人家也对那些孤儿动心的,想要结亲,但是就怕像遇到今天汇贵家这样的尴尬情况。如今听了二丫说的这些,一个个都活动了心思。这对于二丫来说也是一件好事,那些孤儿的亲事本身就是个大难题。要是今天这话能够传开。以后那些孩子的亲事,可能会更加好说了。

    二丫是练武之人,说话的气量很足。传出去很远。远远的站在外面的孙家、胡家的男人们也都听到了刘家不认他们这些亲戚的原因。那就是他们家当初做事太绝,把人家母女俩往死里逼,人家好不容易熬了活命,现在可以过上有肉吃的日子了。你们倒想人家以德报怨给你们喝口汤。门都没有。窗子都要给你堵上。这些男人由着自家女人作,不管当初能管或是不能管,但是他们都没有管,现在就不要再说什么冤不冤枉的话。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