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伊拉克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新的时代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量科技及工业人员,随同德国专家组进行学习。瓦利德坦克并不复杂,只是t坦克的改进型而已,但对于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的伊拉克来说,它仍然是一件极为复杂而精良的机器,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吃透相关的技术。

    展一型改进型的坦克并不是最终目的,刘明的目的是借助瓦利德坦克的改进,初步建立一支伊拉克自己的工业设计及技术研队伍,并带动相关的工业展,为伊拉克未来的现代化武器设计生产奠定基础。

    为了提高伊拉克的工业水平,刘明特地请德国专家组考察了南方几省的工业情况,看到简陋粗糙的生产设施和连坦克履带都生产不出来的伊拉克工厂,德国专家所能做的只能是摇头和叹气。

    刘明并不着急,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万事开头难”,也有句话叫做“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当年新中国建国时一穷二白,*苏联老大哥的帮助和自己的艰苦奋斗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了世界大国。而今天,自己领导的伊拉克资金比新中国充足,而技术来源上也较为广泛。只要有奋斗的精神和毅力,他有信心将伊拉克南方建设为现代化的工业区。

    为了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刘明开始了自己的招商引资计划。当然在战争时期,是不会有国际企业对伊拉克投资的。于是刘明决定动用自己的外汇储备,从美国、德国和法国等国家引进相关的工业产业,包括与瓦利德坦克生产相关的工业制造加工、金属冶炼和精加工产业,以及化工产业企业……这些产业都是由刘明出资而由以上国家出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合资经营,但由伊拉克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为了计划的成功,刘明知道宣传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他给这个计划挂上了一道非常诱人的光环——他提出的招商引资计划规模为——二百亿美元!

    如此巨大的一个蛋糕立刻引起了很多跨国公司的强烈兴趣,不需要资金,不会担风险,而只需要出技术和人员就能坐享大笔的利益并开拓中东广阔的市场,世界上还有这种好事?

    来自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甚至日本和韩国的无数公司一窝蜂地跑到伊拉克提出合作意向,从世界各地飞往伊拉克的班机立刻爆满。与欧洲政府的大力支持相比,美国政府由于对敏感技术的输出存在疑虑而反应慢了一点,立刻引起了相关的美国大公司的强烈不满,国会山上一时鸡飞狗跳,乱成一团……

    〖微书网 www.103shu.com〗更新最快的小说阅读网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