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弑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5章 奉旨掳人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刘宏与张让的一番对话自然是在**之处进行,若是明溯听到,定然会对那历史又要重新认识了一番。

    难怪张让等人大肆收受贿赂,结果刘宏却还是极为依重,原来这些脏款最终却还要与刘宏这个天下的主人共同分享的撒。

    这就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尽管张让等人借着刘宏的宠信,好生的中饱私囊了一番,却总要比那些整天叫喊着仁义礼节,却是丝毫不肯拿出自己的非法所得来为刘宏稍解燃眉之急的好。

    事实上,历朝历代到了末年,皇帝确实都是穷得够呛。姑且不提现在运气不好,遭遇连年灾荒的刘宏,就是那后世生产力已经高到一定程度的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要皇室大臣捐100万银子打李自成,大家都哭穷,最终李自成杀入京中向他们追讨银子,严刑拷打之后竟然捐出来7000万两。

    所以,刘宏作为一国之主,只能想着法子去求手下那帮文武大臣,万一采取了甚么极端的手法,最终只能是落得个千夫所指、众叛亲离的悲惨下场。至于明溯就不同了,反正他也没甚么根基,做事情亦是不偱章法,所以才会如此肆无忌惮地尽情搜刮了。

    看着那两笔共计三十万金的收入,刘宏心中第一次觉得明溯这子也不像外面传闻的那般无法无天,至少他还是一门心思向着自己这个皇帝大舅子的。

    圣心大慰之下,造成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明溯到宛城的当晚,京中飞马传来的两封密旨也追了过来。

    前一封密旨授予了明溯监察各地,便宜处置事项的权力,后一封密旨则是极其隐晦地指出了军资匮乏,希望明溯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刘宏解决这个燃眉之急。

    若是刘宏知道明溯得到这两封密旨之后的心情,估摸着他就会谨慎谨慎再谨慎了,毕竟此次明溯出行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探清黄老道人诸多首领人物的下落。

    一接到刘宏的旨意,明溯就知道先前自己赌对了一把,这刘宏果然是缺钱啊……缺得才看到三十万金,就激动的将如此大的权力下放给了自己。

    明溯倒没有想过借用刘宏的宠信为自己去弄钱,毕竟二老此时尚在京中,若是自己只顾中饱私囊,估摸着最后也只能家破人亡,狼狈逃亡塞北了。其实,即便是明溯不顾忌二老,这一路上明索暗收的钱银他也带不走,这个时代可不比后世,随随便便怀中揣着一堆汇票就能上路了。就算是明溯想要扣下一部分来,也是有心无力,区区**个人也着实运输不了那么重的钱银。

    不过,既然权力到了自己手上,不好好利用一番那就不是明溯的风格了。于是,随着宛城、襄阳、汉寿各自十数万金押往洛阳的同时,那水镜先生连同自己大大二十几个弟子、庞德公全家、黄承彦连同那此时尚在襁褓之中的女儿等人皆已被明溯暗暗命令当地的官吏,强行迁往了辽东汶县,当然了,随行的除了当地派出护卫的士卒之外,还有张龙、赵虎二人。

    这些人最终都将会被安排到塞北,本来水镜先生还有些抵触情绪的,不过明溯却是以刘宏的密旨为由,先行服了自家便宜老丈人黄承彦,然后又是叔公庞德公,最后才强行勒令水镜先生一起随行。

    尽管那水镜先生心中一万个不愿意,可对于大汉正统的服从意识却是让他无可奈何。当然了,明溯的理由是天下即将大乱,南阳一片朝不保夕,圣上怜悯一众名士忧国忧民,不忍他们遭受池鱼之殃,方才有此决定。任凭这个名士大儒是如何的奸似鬼,最终却是因为知识面整整落后了二千年,被明溯三言两句的天下大势分析就给忽悠得晕头晕向,等他们真正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都快出了青州地界,进入明溯的地盘了。

    这次明溯最大的遗憾却还是没有遇上诸葛亮这个鬼头。考虑到庞统此时也就才一丁大,诸葛亮估摸着即便不在他娘怀中吃奶,也应该是个懵懂少年,明溯也就不再牵肠挂肚。

    俗话,这到了自己口袋之中的才真正算是自己的。这次最大的收获便是庞山民终于正式加入自己一方了,给徐庶的密信之中,明溯直接将这个庞统的堂兄任命为了明城太守,有力地弥补了黄旭、管亥二人有勇无谋的短肋。

    至于另外一个附带的收获则是在义阳新野发现了一个人才,此人为东汉名将邓禹之后,姓邓名芝,今年方才十四岁,虽然明溯二岁,却早已名贯当地,深为百姓推崇。

    本来明溯是想寻找那口吃的邓艾的,结果一心将要立功的地方官儿本着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人的心理,将当地姓邓的名册尽数抄录了送了过来。一见邓芝这个名字,明溯心中立马浮起那句“天无二日,地无二主”的千古名言,这可是七十岁方才封侯的一名资深老将,比起历史那些断命的将领,方才十四岁的邓芝可是足足有着六十年的成长空间。

    明溯大喜之下,顺带就在信中要求徐庶将这个少年扔到侯城,与那张三、楚门一起操练新军,顺带培养一番履历见识。

    起来,虽然还是没能弄到诸葛亮,可那水镜先生门下却着实是人才济济,就在随行名单中,明溯无意中发现了几个熟悉的面孔。

    此时向朗恰好与明溯同年,此时已经随同水镜先生学习了四年,虽然才干不能显众,可明溯却是认识他的名字撒。于是,向朗的名字上面便被明溯重重地勾勒一个圈儿,这就是要求徐庶重培养他这个师弟的意思了。

    除了向朗,另外却是有个意外之喜。东郡东阿人程昱,年已四十四岁,身长八尺三寸,须髯垂胸,谈吐不凡,却一直未曾出仕。明溯携密旨到达那水镜先生庄上时,程昱正好游学至此,与那水镜先生谈天论地,明溯一听此人姓名,当下甚么也不顾,回头便命令当地的官吏将其列入名册,一并送往汶县。

    起这程昱,明溯虽然对他所知不详,可却记得这是曹操手下一名重要的谋士,不管怎么,凡是曹孟德喜欢的,只要被他明溯遇到,自然就不可能轻易的错过,谁叫自己手下文士狂缺呢。于是,满脸不情不愿的程昱便被当场五花大绑,塞入了马车,加入了迁徙的队伍。

    那程昱也甚是搞笑,开始以身体有恙推辞了明溯的延揽,后来更是干脆,直接玩起了名士风范,意图逼迫明溯放了他自由。明溯却是笑眯眯地言了一句:“仲德不肯效力于本侯也无妨,若是中途逃跑,日后本侯大军进至东阿,定然屠城以酬仲德之矫情。”

    这一句狠话放了下去之后,拼命地扭转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