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苍寅威态稍敛,吁了一口气,松了铁掌,双目仍紧盯大悲不放,道:“老和尚,你有什么脸再见夏少侠?他怎么说?”
大悲禅师慈目突然暴射神光,倏又敛去,道:“苍檀越,只要布达拉宫所出确属义师,大食人真的只是从旁协助,贫衲以为公仇私恨,少林理应率先加入,不敢落入稍后,这应该不是羞耻之事。”
这话不错,倘若果如那两名黄衣喇嘛之言,少林率先加盟,那不但不是羞耻,反是上光采。
只是,大悲禅师他忽略了夏梦卿以前的告诫,夏梦卿他身为先明宗室,雪耻复国,光复神州之心,应该比任何人都要殷切;若确实根据,若非事不可举,他领导唯恐稍迟,怎会反过来加以告诫阻止?
再说,凭他那威震宇内的玉箫神剑闪电手七字名号,他也断断不会中生有,谎言骗人,果真如是,他还配称那宇内第一的一个奇字么?
乍听是理,苍寅为之语塞,一时没能答上话。
大悲禅师又道:“夏少侠没表示什么,他只要贫衲代为传言武林各门各派的领袖人物,半个月后在峨嵋和他会面……”
“这不结了么?”苍寅突然冷冷道:“你老和尚还有什么费解的?夏少侠他想提早约期,改变地点,所以才突然遍传武林帖。”
这分析也颇合理,听得诸人频频颔首,皆表同意。
说话间,葫芦谷口陆续地又走进了好几个人,那是五庄四寨的五位庄主、四位寨主及豫西朝天堡主先后来到。
看看人数,该来的全到齐了。
看看天色,转瞬即是初。
按理说,传出武林帖遍邀天下的人,应该先到等候。
可是,到了这个时候,片刻之后约期便届,夏梦卿却仍未现侠踪。
尽管如此,谁也未有丝毫怨言。
时间悄悄过去。
月影渐渐高移。
初已届。
蓦地,狂笑惊人划破夜空,在那百丈高低的葫芦谷顶,危崖之上冒起了一个黑衣人。
群雄闻声抬头惊顾,禁不住面面相觑,互相探询。
在场都是当今武林一等一的绝世高手,纵然距离近百丈,在那轮皓月冷辉照耀下谁都能清晰地看到。
那不是传帖人玉箫神剑闪电手夏梦卿。
而是白面须,极其陌生的中年人。
就在群雄满腹疑云,难知所以之际,笑声倏止,崖顶黑衣人向谷底扬声发话:“夏梦卿果然是极孚众望的绝世奇才,单凭一纸相邀,竟能惊动天下,使这多位当世高人不远千里,赶来葫芦谷赴约,委实是令人羡煞,也令人妒煞,可惜,‘夏梦卿’三字害了诸位。”
群雄讶然欲绝,大悲禅师脑际灵光一闪,心神猛震。暗涌佛号,仰首发问,道:“施主何人?怎知贫衲等是夏少侠柬邀崖上,黑衣人突然仰天一笑,又接口,道:“有劳老禅师动问,我是四川提督岳钟琪……”
这突如其来的惊人变故立刻震住群雄。崖顶岳钟琪还打惊人之语,轻笑接道:“至于我怎知这件武林事,那很简单,我借用了夏梦卿三个字……”
群雄做梦也想不到武林帖是他冒名传下,诓人来此绝地,其心可知!未等他话落,大悲禅师突然日射神光,回首沉喝:“诸位,速速出谷,再迟的……”
群雄猛然醒悟,身形未动,岳钟琪已然狂笑连连,得意冲天地再次说道:“现在已来下及了,何待再迟?还是老禅师心智机警,反应神速,奈,仍是稍稍慢我半步,诸位,请看看谷口。”
群雄才要回顾,大悲禅师已自面色疑重的颓然一叹说道:“诸位,不用看了,谷口已经封死了。”
情道不假,何须再看?群雄闻言心头狂震,顿时呆住。
端木少华究竟年事太轻,倒并非不信,而是忍不住好奇,斜眼榆瞥,一看之下,立即作声不得。
诚如大悲掸师之言,不知道什么时候,那宽窄只有数尺的谷口已经被人封死。
在这多绝世高手面前,竟然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对方的功力、手法可想而知。
唯一的出入口已被堵死,岂不只有束手就缚,任人宰割,坐以待毙。
谷内,刹那间一片如死沉寂……
猛然,佛号高宣暗渗禅门神功狮子吼,声如暮鼓晨钟,震耳撼心,群雄为之瞿然惊醒灵台顿朗,心神一片平静,大悲禅师目注崖顶,肃然发话:“施主将贫衲等诱困此谷,不知是何用心?”
岳钟琪道:“老禅师不必着急,稍时等夏梦卿到来,一切自当揭晓。”
话声方落,九指追魂苍寅银发根根倒竖,嗔目厉声骂道:“岳钟琪,你身为大汉后裔,卖身投靠,不顾公仇私恨,甘为满朝鹰犬,已属丧心病狂,**不如,如今又卑鄙耻地将各派领袖诱困此谷,居心叵测,小心你兔崽子日后天雷击顶,遭了报应,殃及子孙……”
“大胆知狂民,还不与我住口。”岳钟琪想必恼羞成怒,陡扬厉喝,但他旋即又轻笑说道:“要饭的,我劝你还是省省力气,何谓卑鄙驻?兵不厌诈,用兵之道本就虚虚实实,诸位未涉孙吴,懵懂知怪得谁来?若说我天雷击顶,遭了报应,正如你所说,那是日后!现在诸位命都在我手,还谈什么日后?我只消一声令下,诸位就要烈火焚身,尸骨存,信不信?”
苍寅白眉双挑,就待再骂,齐振天倏地冷冷说道:“臭要饭的,我也劝你省省力气,哪来的好心情跟这狼心殉肺的东西斗嘴?我还自诩身份呢,你喊破了喉咙骂破了嘴有用?”
一盆冷水浇头,苍寅心火全消,悻悻然收回目光。再看看大悲禅师那平静脸色,肃穆神情,不由暗道惭愧,自叹不如。
大悲禅师淡淡一笑,道:“齐檀越说得对,苍檀越何须急怒?我辈修为讲究一个定字,临危不惧、不惊、不乱才是上乘;做不到这点,那便补于事,反蔽灵台。苍檀越当知儒家五字:定、静、安、虑、得,如此,何妨大家仍然坐下,平心静气,依然固我,仿若事地共思出谷之策。”
大悲禅师果然不愧是领袖武林的少林掌教,委实是位佛门得道高僧,别的不论,单看这份面临生死边缘的镇定功夫已是常人难及万一,即连其他诸门派掌教也自愧不如。
群雄依言各归旧位,盘膝坐下,鸦雀声。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