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极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09章 南京风云(三)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赵子赟闻言,笑着和孙夫人低声道:“有两把刷子,看来是高人指点过的。”

    “迟早要面对,看来今日的记者会没那么容易结束。”说着,孙夫人穿过门,来的陈淑珍边上。

    “宋委员长!”

    “孙夫人!”

    “这位记者的问题很有意思,我不清楚你的真实身份,我想告诉你的是,蒙疆提出全面大选,就是为了和平建国,我在三方会谈上已经明确表达过了,作为一名中国公民,一名国民党党员,蒙疆联合政务委员会的委员长,我有资格对管理这个国家毫无突出成绩,抗日战争毫无明显贡献的政府提出不信任。我想你所说的黎民百姓,对这个政府也是毫无信心的。”

    “孙夫人!说得好!”

    “蒋委员长领导全国抗战是有目共睹的,孙夫人这么说是否有失偏颇?何况这次国府主动邀请蒙疆进行三方会谈,就已经表达了极大的诚意。”一个声音又冒了出来。

    “抗战十四年,很多事情不用我多说,天下人看得清楚,至于你所说的诚意,我没看到,相信你们都知道这之前已经签署了军事协定,蒙疆已经裁撤了三十万军队,延安更多,可国府呢?我不清楚在抗战胜利后,国府为何还要维持庞大的军队!”

    “正因为抗战刚胜利,蒋委员长痛定思痛,才会继续保持强大军队,抵御外侮……”

    “笑话!蒙疆八十万军队,不仅仅光复了东北,收回外蒙,还登陆日本九州,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国府几百万大军做什么了?有多少拿着美国人的武器人却没向日本人开过一枪?就连淞沪、广州都是日本投降后才光复的,这样的军队能够抵御外侮?如果真有一天,外敌来侵,你们相信蒙疆的军队,还是国府所谓的精锐?”

    “当然是蒙疆的军队!”有人高喊,掌声如雷。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蒙疆的功绩我承认,但这不代表蒙疆就可以取代国府,孙夫人,请您别忘了,民国是先总理缔造的!”

    屋中立刻沉寂了,有人愤怒的看着又一名说话的记者。

    “先总理…..,亏你还说得出口!中山先生历经二十余载,呕心沥血,想要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华,可有的人却背弃了他,将先生的心血毁之耗尽,请你记住,中山先生是为中华民族缔造民国!”

    掌声再次响起,巾帼英豪,果然不同凡响!

    “孙夫人,我们很多人担心,您被人利用了。”

    孙夫人眼中闪出精光:“谁说的,站出来!”

    一个中年人被众人闪开露出,此人倒也不慌,只是看着孙夫人。

    “你说清楚!”

    “很多人都说,孙夫人您是蒙疆赵委员长的傀儡,他想利用你谋取最高权利,可惜,赵委员长想错了,他并不适合领导这个国家。”

    也许,这才是今日的主题,孙夫人一脸寒霜,正要说什么,赵子赟走了出来,那中年人显然没想到正主也在边上,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赵委员长!”有人喊道。

    赵子赟笑着摇摇手,来到孙夫人边上:“既然话题扯到我了,我不出来露个面,好像有些说不过去。”

    笑声响了起来。

    “这位仁兄的话有些意思,你怎知我想错了?我为何不适合领导这个国家?说来听听?”

    那中年人明显局促起来,“这个……”

    “说啊!”不少记者看出门道,鄙视的催促着。

    “我先声明,不是我说的,是很多人认为的,他们说一个国家的领导者,要有良好的外形,而赵委员长……”中年人的话音都不自觉的小了下去。

    “胡说八道!无耻!”听懂中年人的话语,很多人眼中冒出火来,赵子赟摸了摸脸上的疤痕,笑了起来:“好吧,这算一条,我这形象确实对不起诸位……”

    陈淑珍真的愤怒了,这么多年,她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无耻的言论:“你给我说清楚!你说的很多人是什么人!”

    “赵委员长!我是大公报的记者,我从未听说过有任何人质疑赵委员长的形象和领导一个国家有什么关系!这位先生的言论是我听过的最滑稽的言论,一个领导者,重要的是他的品质和能力,众所周知,美国已故总统罗斯福先生虽然坐着轮椅,可全世界都公认他是一位伟大的领袖,更何况,全中国谁不知道赵委员长脸上的伤痕是怎么来的?在我眼里,这不是伤痕,而是赵委员长带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烙印,是您能够领导这个国家最好的证明!”

    一个年轻女记者的声音激荡在会场,得到热烈掌声响应,不少人都看着中年人,心想你是不是吃错药了,敢拿这个说事,不想活了?

    中年人冷汗直冒,无力的辩解道:“不是我说的,是我听来的……”

    “多谢这位女士的赞扬,子赟愧不敢当,不过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形象确实重要,这位记者先生,可还有其他质疑我不适合领导这个国家的说法?”

    换做别的记者,估计也就就此偃旗息鼓了,很明显,他是有目的和任务的,擦擦汗,中年人咬牙道:“我也承认赵委员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过赵委员长行事不够稳重,很多事情有挟国家大义谋取权利之嫌,而且做事不考虑后果,如果领导一个国家,会把中国带到危险的境地。”

    这个论断倒是有的,不过中年人最后两句话却是第一次出现,赵子赟点点头:“这不会也是你从很多人那里听来的吧?”

    “不,这也是我自己的分析判断。”

    “哦?那能否赐教,我何种作为,让你有如此判断?”

    中年人显然胸有成竹:“想当年赵委员长和日本人苟且,不过是借日本人的势力来割据一方,甚至打压冯焕帅的抗日同盟军,等看到日本人和国府必然开战,又变了脸,这不就是挟国家大义谋取权利?而且赵委员长很多作为全凭自己喜好,如当年与宋哲元部纷争,擅自对日宣战,在盟国都接受日本投降之际,赵委员长还依然要继续战争,上一年,赵委员长甚至为朝鲜金九,不惜甘冒将中国拖入与苏联战争的巨大危险,道听途说挑起中国与英国的纷争等等,不就是做事不够稳重,不考虑后果?这一切,都证明赵委员长若是领导这个国家,将会把全国民众都拖入深渊之中…….”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