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都想当土皇帝,谁肯放弃现在的一切?国甫,这才是开始,阳高出些钱还是事,我担心以后,我想你们不如上报省府,就此辞去职务,先避过这个风头再。”
这一来薛儒无法接受了,他的梦想已经和这里紧紧连在一起,“王先生,没您的那么严重吧?”
“我看子悟和阎锡山的决裂不可避免了,国甫,你们身上已经深深的打上了**师的烙印,阳高没了,我们可以建新阳高,要是你们出事,那才是最大的损失。”
“可百姓怎么办?”薛儒喃喃道,随即他眼里闪现出坚定的目光:“不管怎样,我要坚持到最后一刻,王先生,先让子赟离开县府,你们尽快离开阳高,到多伦去。”
“我不走!”赵子赟气鼓鼓道。
“子赟,国甫的安排有道理,我们都离开阳高,他反而好办事,我们不能给阎锡山留下借口,也不能让你大哥为此分心。”王颂道。
紧急计划迅速开始执行,薛儒先是上报省府,除他以外,赵子赟、马麟等人都辞去了现有职务,他请省府派人来接替,同时告示阳高民众,鉴于省府恢复了各项赋税上缴省府的新规定,阳高县今年不再进行水利建设,各项经费相应压缩。
随着王颂等人秘密撤离,杨受成也做着准备,他将库存麦和面粉全部分批从长城外运往多伦,并电告赵子梧请骑兵旅提供全程护送,大批现金也运往多伦。
阳高地震了,再怎么隐秘,民众们还是发现了细微的变化,比如面粉厂的机器声已经不是彻夜在响,职业学校里的护士学员也持续减少,外界只知道是什么外出学习,据是光华医院郑医生带队。
水泥厂进入停产状态,传是设备检修,种种迹象都让人感觉不对,当粮商掌柜们打着去巡视店面的借口离开阳高,部分民众已经知道大事不妙,好在薛儒还在,算是没有形成恐慌。
二月份,阎锡山和老蒋打着嘴仗,一会江电、一会歌电,大谈和平,几番提出两人一同下野,避免战端,这一手倒是没迷惑着老蒋,可迷惑了民众,尤其是山西民众,阎总威望大增,各方都对他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高度评价。
政客永远都是出尔反尔,一套做一套,两边嘴上着,手底下可没闲着,老阎先是到河边村老家向冯玉祥演了一出戏,又送东西又送钱,彻底得到了冯玉祥的支持,二人还歃血为盟,发誓要反蒋到底。然后派人去沈阳,拉拢张学良,老蒋也没闲着,一边调兵遣将,一边也拿出大把银子,加上高官厚禄加以分化。
大战在即,任何力量都显得至关重要,得知张家口晋军第八军面向多伦防御,老蒋喜出望外,这一次他觉得可以彻底收服赵子梧了,别看**师万余人,在老蒋眼里,可是虎贲之师,当年北伐大战的傅作义师早已烟消云散,唯独这支劲旅还完好无损,只要**师愿意帮他,别进攻,单单表明一个态度,就不知能牵制住多少晋军,何况赵子梧骑兵旅千里奔袭给他印象深刻,可以阎锡山的察北、晋北、绥远都在攻击之下。
派往东北的人过了山海关就分成了两路,一路进朝阳、赤峰秘密前往多伦,二月底,老蒋的代表方本仁和贺衷寒抵达了多伦。
此时,**师里也并不统一,李肃认为一旦开战,阎、冯占有绝对优势,老蒋恐怕是凶多吉少,不如派人解释,依附阎为好。张志新虽然同意此看法,但**师和阎锡山已经势同水火,张会诏第八军的态势已经明了一切,此时就算加入反蒋阵营怕也难受重视,是否可以考虑投靠张学良。陈振林等人则是持中立态度,建议不要参与两边的争斗。沈忠毅和吴增隆则私下找了赵子梧,他们还是偏向南京。
方本仁和贺衷寒突然到来让**师几个主要将领大感诧异,极力反对此时和南京有接触。
“我先见见再。”赵子梧不置可否。
初次会面气氛显得有些凝重,不管方本仁和贺衷寒怎么,赵子梧都没有明确表态,只是解释军中现在也是意见难以统一,二人只得暂时作罢。
其实这次方本仁和贺衷寒是信心满满,尤其是贺衷寒,他不认为赵子梧有拒绝的理由,因此,二人已经将条件开出,赵子梧对此心里是满意的,他没有答应只是因为一来就谈妥各项事显得太急迫,还有就是他想看看张学良的反应,反正两边还没开战,拖拖也无妨。
〖微书网 www.103shu.com〗更新最快的小说阅读网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