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啊,可爷爷猜不到二哥会将土地还给他们吧?”
“子赟,怎么回事?”
赵子赟笑了笑,“老师,其实也没有全部还,只是重新核定了他们人均占有的土地数量,老师还记得我提过的那个杨继先吧?”
王颂点点头。
“后来我又去过一次,他家里早已不成样子,我后来打听到他还是很本分的,对雇农也不算差,只是头脑发热和别人一起不交粮而已,我回来想了很久,其实很多中地主也是几辈子辛辛苦苦才有了这些土地,我不分青红皂白就全收了确实不妥,今后还有人会靠自己的双手富裕起来,拥有更多的土地,我总在想,靠强行收土地并不是解决的办法。”
“后来我回来和薛大哥商量,要从制度上限制土地的兼并,我想了个法子,当土地拥有数量达到一个限度,税金就大幅增加,整个土地上的收入就只够交税,让地主没有利益,这样他们就不会想法兼并土地。这个上限我暂时定在一户一千亩,按照这个想法,我就重新核算了人均土地量,然后将当初多收缴的土地还给那些地主,当然,不是白还,我要求他们租子不得超过五成。”
“效果怎么样?”
“应该还是不错的,前次因为收缴土地造成的风波基本平复,按亩收取税金的政策他们也接受了,如今县府取消了不少摊派,他们的压力也少了不少,那杨继先后来还听了我的建议,在县城开了个铺子,生活和以前差不多。”
“好啊,子赟,有些矛盾不是不可以化解,地主也不全是坏人,穷人也不全是好人,要让靠自己双手的人能够富裕起来,也许有些事做得欠考虑,但只要及时发现,敢于改正,就是好的,你也别过于只考虑民生,这是个动荡的年代,我们还需要维持一定的强权,建立强大的军队,否则这些成果难以保留。”
“老师我懂了,有些事能温和就温和,必要时也需要铁腕,只要战争不结束,国家没统一,就必须用一定的手段维护我们的利益。”
“嗯,是这个理,对了,你怎么想起来要建水泥厂的?”
“我主要有两个考虑,老师您不是过一年后还有中原大战吗?我想战后很多地方都需要重建,水泥有市场,再阳高也有原料,另外就是军事上的了,以后我们能占多大的地盘不清楚,但防御肯定是要有的,我看过南口大战的一些材料,坚固的工事对防守很有用,有自己的水泥厂自然要便利得多。”
“发展经济不忘警惕外来之敌,子赟,你真的进步了。”
〖微书网 www.103shu.com〗更新最快的小说阅读网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