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月清风此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章 君王之患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怀光和尚携众僧侣来到寺门前,见一行八人,个个衣着华美,皆立在寺门外焦急等待。

    为首的乃是一个中年汉子,身着蓝羽长袍,头戴冠帽,发披向后,以一青纱束之,颇具儒士风雅。

    其旁边是一个中年妇女,慈眉善目,身着翠色衣袄。一名少女挽着她的手臂,傍在身侧,两人摇曳风姿,时而谈笑不止,时而焦急张望,

    那少女生得十分貌美,艳丽脱俗,宛如谪仙一般,风髻露鬓,淡扫娥眉,肌肤白皙,温润如玉,柔光若腻,樱桃小嘴,不点而赤,娇艳若滴。

    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凭添几分诱人的风情,而灵活转动的眼眸慧黠地转动,更添几分灵气。

    一身淡绿长裙,行进时,如细柳扶风,默立时,似碧水盈湖,浑身透着富家小姐的气质,精致的五官,美得如此无瑕,纤尘不染。

    为首的那名中年汉子,乃是远近闻名的江南富豪朱立群,其乃是长皇子朱常洛的远方表舅,乃是皇戚。

    此中故事,颇为离奇,他本是一介商贾,以贩卖茶叶为生,早年在河南经商之时,染上了官司,得恭妃的父亲王朝窭相救,保全性命。

    当时王朝窭在女儿王静姝还未被选进宫之前,已是锦衣卫百户,他奉命在河南办案时,见朱立群为人精明,头脑灵活,心中甚是喜欢,便利用职务之便将他救下。

    朱立群脱身官案之后,感其恩德,便将王朝窭认作义父,与王静姝更是以兄妹相称,两家交好。

    后来,朱立群经商聚财,家产万贯,富可敌国,常以金银赠送王家,以酬答救命之恩。

    万历初年,朝廷为神宗皇帝大婚在民间大范围选美,时年十三岁王静姝顺利通过前几关,被选入宫廷,却未进前三。

    选美前三名中的王喜姐被立为孝端皇后,另两位女子分别立为宣懿太妃、杨宜妃。

    落选的女子,一部分按规矩被遣返回乡,一部分条件较为出色者则成为宫女。

    王静姝便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分配到慈宁宫,侍奉万历皇帝的生母孝定太后起居。

    三年后,十六岁的王静姝偶然被万历皇帝明神宗遇见,“私幸之”,怀了身孕。

    不久,孝定太后得知此事,问及此事,神宗不想承认,故而假装不知。

    然而,皇帝的起居,内宫之中,有专人记录在册,名曰。

    为了查明此事,孝定太后命人取来了查阅,对照当时日期,白纸黑字,记载清楚,无奈之下,神宗只好低头勉强承认了。

    不过,太后并没有因此责备神宗,反而安慰他道:“哀家已老,尚未添孙,若王氏能生个男孩,也算祖宗社稷之福。至于那王氏出身如何,就不必计较了”。

    因此,王静姝进封为恭妃。

    万历十年,八月十一日,十七岁的王恭妃不负重望,诞下一名男婴,便是万历的皇长子朱常洛。

    此后,她又为神宗生下皇四女朱轩嫄,万历因此龙颜大悦,将其封为云梦公主。

    不知何故,宫廷之中,传其早夭,却一直未曾见到宫葬之举,生不见人,死未见尸,世人对此纷纷猜测不已,宫中竟有鬼神食人,公主祭天之说。

    民间更是众说纷纭,更有人说公主尚在人世,只是流入民间,不知所踪。

    王恭妃得皇帝临幸,膝下一子一女,却并不受宠,万历众多妃嫔之中,最受宠的是“九嫔”之一的淑嫔郑氏。

    **之中,争斗永无休止,由来只有新人笑,旧人哭。

    四年之后,淑嫔郑氏亦生下皇子,即皇三子朱常洵,神宗非常高兴,当即进封郑氏为皇贵妃。

    如此一来,便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引出了麻烦。

    按照中国皇位继承的一贯制度:“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在皇后没有生育嫡子的情况下,应立庶出的长子做太子。王恭妃生的朱常洛是长子,应立为太子。

    可是神宗似乎不喜欢王氏母子,加上郑贵妃又百般阻挠,总想立自己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

    因此立太子的问题,迟迟不能进行。

    围绕立储问题大臣们与皇帝斗了十五年,期间发生很多事情,以致朝纲大乱。

    “国本之争”是万历一朝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

    由此可见,朝廷之中,权力党派斗争之激烈程度。

    后来,孝定太后得知朝廷上下对于立储一事舆论纷纷,导致朝纲不稳,便亲自出面质问神宗为什么还不立朱常洛为太子。

    内外交困之下,他害怕了,迫不得已于万历二十九年立已经二十岁的朱常洛为皇太子,朝政方才渐渐安稳。

    在这十五年之中,王恭妃母子因受到神宗的厌恶冷落,又被最得宠的郑贵妃视为眼中钉,饱受屈辱,待遇极差,日子甚是难捱。

    那朱立群富甲天下,曾为万历皇帝明神宗捐资修过宫殿,又因与皇室沾亲带故,自然风光无限。

    此人爱慕风雅,极爱舞文弄墨,结交文人雅士,却不愿入仕为官,在富庶的江南一带经商,经营有方,富甲一方。

    而那中年妇女则是其正室妻子董月眉董氏,那位依傍在她身侧的绝色少女,正是朱家唯一的千金小姐朱书媱。

    怀光和尚一见朱立群,心中欢喜,便笑脸快步迎上前去,行了一个佛礼,道:“阿弥陀佛,朱员外驾临本刹,真是令古刹蓬荜生辉啊。”

    朱立群亦是笑呵呵的,走向前去,微一躬身,面对怀光道:“老夫听闻上封宝刹,得佛主庇佑,沐浴清化,香火鼎盛,且佛主神明,有求必应,香客往来不绝,今日特携家眷前来进香许愿,望得佛主庇护。”

    一言至此,微微一顿,又道:“以表敬佛之心,老夫这次带来白银千两,为宝刹添砖加瓦,作为寺庙修葺之用,尽绵薄之力。”

    身后两名仆役奉上白银千两,怀光和尚目光一扫,自那银两之上快速飘过,又自收回,喜逐颜开,道:“朱员外敬佛之心,佛主又岂会视而不见,几位远道而来,车马劳顿,还请入静院禅房饮茶休憩。”

    语声顿处,袍袖一挥,招呼身后两名灰衣僧人,接过白银,领着几人往左边的禅房踱去。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