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亲民之举,老总想留住这些人呗,特殊对待。”
任萱萱说:“攻心计呀!”
杨壹一平时和这些石河子本地人很少聊,除了繁忙的工作,她有个习惯,在自己还不怎么了解的环境中,她遵守“少说话,多做事”的原则,祸从口出!不是没有道理,她并不理会办公室同僚的八卦,正准备打开电脑录入文件资料,屏幕正在一闪一闪的等待中。
好事的任宣萱问:“杨壹一,听说,这批新进职员和你是同一个学校毕业的,是你的学弟学妹哦。”任宣萱的打饶并没有使杨壹一分散注意力。
杨壹一并不理会同事的发问,嘴里含含糊糊地回答:“恩,是呢。”
陈艺说:“既然都是同一个学校毕业的,怎么公司招你进来的时候,郭董没有去接你呢。”
马瑞说:“是啊,我也听说你在学校学习很用功的呢。”
杨壹一笑笑不说话,任宣萱还是不放过她,说:“哎,我说你怎么不说话啊,给我们透露透露么。”
杨壹一说:“对不起,无可奉告。我只是一个打工妹,只想做好自己的事情,其他的一切都和我无关。”
任宣萱是个美女,学习很差,凭着父母做生意的关系,进来这家公司,她朝着杨壹一的办公桌方向做出一个鬼脸,然后和其他同事继续窃窃私语。
杨壹一不喜欢理会公司发生的一切状态,她在石河子民居有限公司忍着劳累,连着拿了三个月不满400元的实习工资,她没有去找财务,她知道私企是水深火热之地,到了第四个月她转正了,但还是没有签合同,只有签合同才给转正,
她问公司人事部:“为什么到了转正时期还是不签合同呢?”
公司董事长回答:“我们公司正处于筹建期,等筹建完毕才能跟员工们签合同、交五金。”
杨壹一得到回答,第二天还是继续工作,她倒要看看这家私营企业如何躲避国家三令五申要企业给员工缴纳五金的政策,即便她是最后一个辞职离开的人,她也想看看这家公司究竟会拖到何时跟她签合同,给她交五金,温暖的阳光照在她身上,每天都是一种期盼。
公司的聚丙烯装置厂建好了,那批郭董亲自接来的毕业生也被美其名曰“技术骨干”一样安排进厂,他们走到公司哪里,脸上都带着骄傲,尊称人才。
杨壹一看着这一群和她同校不同届的学生,随便跟几个聊了起来,才知道这一大批应届毕业生里,也仅仅只有两个女学生比她学习好,其他的人,还都不如她呢。
这阵子刮的合同之风很大,公司真的在拟定劳动合同了,大家都在议论着签合同的好事。
杨壹一没有那么多的猜测,她如期转正了,她想看看公司下一步还会玩什么花样,却不料发工资的时候,她拿到的工资,还是不到当初公司允诺的900元,
这家私企经常给员工们灌输的思想就是——你们出来打工的目的为的就是干活赚钱,钱不是赚出来的,钱是省出来的,省下的就是赚到的,几乎所有打工者的思想,已经被“童话”了。
说实话,杨壹一在私企打工,倒不是为了赚钱,她知道私企根本就不是赚钱的地方,但她就是想看看私企有哪些猫腻,像传说之中的那么恐怖。
所以,她去公司财务部打听了一下工资的事情,不问不知道,一问惊一跳。
财务部所有人,全部都是董事长安插进去的亲戚,负责发工资的出纳姐是他的小儿媳妇,笑嘻嘻地操着江西口音,说:“没有给你少发钱呀,你想想你在这里吃住不花钱么,虽然是公司自己盖的宿舍楼,自己办的食堂,但也不是包吃包住的。”
“可是——招聘我进来的时候,公司不是说解决食宿么?”
“对不起,请你搞清楚包吃包住和解决食宿的定义,我们公司在招你进来的时候是说解决食宿,那只是说我们公司位处郊区,会给员工提供吃饭住宿的地方,但并不是免费。”
“哦,好,谢谢你,我就是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疑惑。”杨壹一今天算是长了见识。
自从厂房装置建好之后,杨壹一发现各个领导笑容满面,但在开生产会时,总会说公司亏损了多少多少百万,她无从知晓,也不想知道,她只是很清楚这家公司的工资分配比例,整个公司从上到下,只有两个划分界限,一种是经理领导层4000元/月的工资,另一种是但凡在经理领导层以下的员工,管你是应、历届本科、大中专学生,还是石河子本地有田务农的农民工兄弟,管你是当地的下岗再就业人员,还是从外地农村千里迢迢而来打工者,在这家私企全部都是一个工资标准900元/月。
但在开会时提及到的某些制度,杨壹一也会认真地听,比如说每个月会考核员工,考核不过的人会被扣工资;比如说最近谁谁谁做错什么事情,要被扣钱等等,都是她很感兴趣的话题。
有一次,开生产会的时候,她听到这些,忍不住噗-哧-噗-哧地笑出声,令很多在场的领导很不悦,旁人更疑惑她的笑源。
会后,杨壹一被办公室主任兼后勤部经理刘靖楠找去谈话。
刘主任是军人领导出身,在当地也是出道的人物,虽近些年退居二线,但仍有一些关系网,所以被这家公司返聘回来,私企最喜欢聘用这样的人,当公司各方面出现什么问题时,可以找得到门路,哪怕投石问路的门。
杨壹一敲门而进。
刘主任问:“你刚才在开会的时候为什么那么不正经,你对领导讲的话有什么异议么,我知道你是克拉玛依人,可是你没有留在那边,而是选择出来打工,其实我也疑惑你为什么不在克拉玛依找工作呢,来这里打工显然不是你的初衷,你图的究竟是什么呢?”
“刘主任——我选择在这里打工,的确不是为了赚钱,但是目前克拉玛依就业形式不好,暂时还没有好的机遇出现,我在那边打工和比在这里打工稍微好点,但相差并不多,我从来没有离开过家,所以选择出来打工。”
“其实——我挺不了解克拉玛依,不清楚你们那边的工资状况,要是你在那边找到工作,一月收入能拿多少钱?”
“大约年收入不低于四万。”
“那不是和我们经理层拿的全年工资一样。”
“也不是,你们另有年薪。”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