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战神刘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七章 笑而不语的那个人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九十七章笑而不语的那个人     扬州,濡须口。     早春将至,这场东南之战已经持续了约半年。     去岁曹操亲率四十万步骑突由合肥南下,饮马长江,大军与秣陵只一江之隔,曹军甚至还偷过长江,占据了江心洲。     但是,孙权指挥下的吴军殊死反击,利用水军优势,几番猛攻,终于将江心洲夺还,围杀曹军三千之众。     而今的形势,曹军无水军,难过长江。东吴水军强大,却不敢在陆上与曹军争锋,只能凭借水军在长江上耀武扬威,双方谁都奈何不了对方,只能隔着一条长江对峙。     这一日的清晨,曹操在宿卫营的保护下,曹操亲抵岸边,再一次观看了孙权水师的耀武扬威。     看着一艘艘体形巨大,旗帜招展的战舰,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来去自如,曹操只能望江兴叹,马鞭遥指吴舰方向,感慨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诸子,皆乃犬豚也。”     曹操显然是因为奈何不了孙权,方才发出如此感慨,左右文武均觉颜面无光,唯有一人却微微而笑,正是贾诩。     曹操眼尖,便问道:“文和何故发笑,难道我说得不对吗?”     贾诩轻捋白须,白晳的脸庞带着淡淡的浅笑,不急不缓道:“孙仲谋再强,充其量也只配做丞相的儿子而已。”     曹操先是一怔,随即哈哈大笑。     笑声之中,一骑飞奔而来,伏地奏道:“启禀丞相,征南将军有急报呈到。”     曹操于马上解开那道曹仁送来的急报,展将开来一看,一脸的笑意顿时烟销云散,眉宇之间涌起一抹冷峻。     左右均知,荆州方面必是出事了。     “我累了,先回营吧。”     曹操的表情旋即恢复如常,似乎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勒马徐徐向大营而去。     左右文武皆知曹操回营后必有机密之事商议,故而一并跟随入得中军大帐。     果不其然,曹操方一坐下,便将曹仁的那道快报示于众人。     那是一道令所有人都为之一惊的消息。     长沙刘封趁着刘备入蜀,关羽南下定五溪蛮之际,以奇兵突袭江陵得手,征南将军曹仁趁着刘封与关羽在江南交战之机,便宜行事,率襄阳之军迅速南攻江陵。     由于荆州事变太过突然,这道奏书发出之时,曹仁的大军已经由襄阳出发,正在杀往江陵的路上。     “刘封这个小子,果然是个不安份之辈,他又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呀。”     曹操的口气中,似乎对荆州这场突变分外欣喜。     大多数的文武臣僚们也认为荆州之变对于己方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此时的刘备正在攻夺益州,曹操自然是不愿意看到刘备坐大的,但因为在淮南被孙权所牵制,所以也无法抽出精力来阻止刘备夺取益州。     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刘封突然抄了刘备的老窝,先不论这刘封是否能击败关羽,最终夺取荆州,单只这件事,便足以对正在全力攻打刘璋的刘备军军心造成巨大的影响。     再者,曹操最忌惮的就是刘备和孙权的联盟,现在刘封异军突起,截断了刘备和孙权的联盟,刘孙联盟就此瓦解。     同时,刘封一人全据荆州,对东吴形成上游之势,孙权自然不会乐见。而处于更上游的刘备,更不会坐视荆州失陷。     总之,这场荆州之变,貌似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他曹操了。     “丞相,若是子孝将军能趁机天赐之机,重夺江陵的话,那我们就可以一报当年赤壁之仇了”     左将军于禁显得异常兴奋,当年那场赤壁之战,尽管他没有亲身参与,但作为最早追随曹操起兵的心腹将领,于禁也一向把赤壁之败视为自己耻羞,立志有朝一日能雪此仇。     于禁在军中素有威望,他这般一慷慨陈词,众将跟着都兴奋起来,就算是大多数的谋士,也认为这是打破南北对峙的一个天赐之机。     曹操手捋着颌下短须,目光之中渐渐也流露出几分得意。     多少个静寂的夜晚,在反思自省时,曹操都深为当年赤壁之役而懊悔。     曹操后悔当时的自己,不应该自以为无敌于天下,后悔不该在荆州方得,人心未定的情况下,一意孤行的由江陵率军东进。     曹操曾不止一次的设想过,如果当年他兵不血刃的拿下荆州后,就像夺取河北之后,耐心的花一两年的时间收拢士民之心,把那一支刘表所遗,唯一可以和东吴抗衡的水军好好的训练成一支精锐之师,然后再兴兵灭吴,结果又会是怎样?     恐怕,刘备孙权早已授首,大江南北归于一统,张璋、张鲁、马韩这等偏僻诸侯早就在神威之下纳土献降。     而他自己,此刻便可以铜雀台上饮酒赋诗,与众姬妾寻欢作乐,安享晚年,又何需以年迈之驱,还在经历这等戎马风尘之苦。     此时此刻,曹仁的这道急报,让曹操忽然有一种错觉,仿佛上天又赐给他一个机会,一个让他可以弥补过错,重新改写历史的机会。     大帐之中,一片欢欣鼓舞。     只是,正自得意的曹操,那敏感的嗅觉,却在众臣中嗅到了一丝不同的味道。     深陷于眼眶中的鹰目环扫而去,曹操又看到了躲在人群中,依旧是笑而不语的那个贾诩。     曹操太了解这个“毒士”的性格了,自从此人归于自己麾下以来,从来不曾主动进献一策,每每遇到不同的见解时,总是这一副笑而不语,故弄玄虚的样子。     这个人,自保之心太重。     曹操打心眼里不喜欢贾诩的这种性格,但问题是,这个年近七旬的老狐狸,每每都能算无遗策,上一次自己没听他的劝告,执意发兵东进,结果就遭到了赤壁大败。     现在,曹操又看到了他的那副表情,心中原本的兴奋,陡然间便像是被泼了一瓢冷水。     “文和,众人皆言我当移师荆州,趁乱再夺荆州,你有何高见?”没办法,曹操不得不问。     贾诩摸了摸胡子,慢条斯理道:“丞相若想重夺江陵,眼下确实是最佳的时机,倘若关羽把那刘封拖在江南足够久,以子孝将军的能力,攻破江陵未必没有可能。”     贾诩话说一半,故意卖起了关子。     他的这一番话,看似肯定了曹仁策略,但曹操却听得出来,肯定之后必将是否定。     果然,贾诩吞了口唾沫后,又慢吞吞道:“只是我想起来,当年丞相赤壁之时,刘璋俯首称臣,江南四郡传檄而定,丞相所要面对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