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先拥立了梁武帝的第三子萧纲为帝,次年又弑君自立,接着,当时依附于江陵萧绎旗下的陈霸先就打到了建康,一场决战之后,侯景败亡。坐镇江陵的湘东王萧绎在此过程中都在忙于内战坐大自身,消灭自己南边长沙的侄儿河东王萧誉,把北边襄阳的侄儿岳阳王萧詧逼到了西魏怀里,出卖了西边八弟武陵王萧纪益州给西魏,占领东边六哥萧纶的郢州地盘,俨然成了南梁最大的势力集团,就连光复建康剿灭侯景的王僧辩和陈霸先都是听命于他的将领。
侯景覆灭,诸侯削平,志得意满的萧绎终于可以荣登大宝南面称帝了。可他却犯下了一个极其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不去旧都建康登基,而选择的老巢江陵为帝都。江陵既无建康北凭长江天堑的防御优势,还西临西魏,东连北齐,北有血海深仇的侄儿萧詧,可谓危若累卵,他却深为自己“天子守国门”的魄力而得意。
此外,萧绎为消灭八弟萧纪,不惜将天府之国巴蜀之地拱手相让而与西魏建立起来的“盟友”关系,也随着他的称帝而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南梁内乱已平,萧绎没有再继续仰西魏鼻息的迫切需要了,他开始在西魏、北齐之间首鼠两端。宇文泰对此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深知以萧绎为首的南梁朝廷一旦彻底倒向北齐,西魏在此前在雍荆之地所获得的利益将不复存在,甚至还会威胁到蜀地的安危。所以他不能允许萧绎的见异思迁,便抓住其要求归还土地背信弃义为口实,充分利用襄阳萧詧与萧绎的仇恨,与萧詧合兵攻取了江陵。萧绎的皇帝宝座还未及坐上两年就死于非命,西魏将萧詧扶为傀儡梁帝,巩固了在雍荆之地的既得利益。但让宇文泰始料未及的是,在平定“侯景之乱”中有大功的王僧辩、陈霸先二人却拒不尊奉江陵萧詧这个皇帝,而要将梁武帝的第九子萧方智迎入建康扶为皇帝。
眼看着一个南梁却要出现两个皇帝了,乱局却再添闹剧,北齐也跟着插手南梁政局,兴兵送回来一个梁武帝的侄儿萧渊明,也就是当初率军去接应侯景投梁却被东魏俘虏的贞阳侯。北齐是要这个萧渊明做梁帝,成为他们的木偶。当时主政的王僧辩迫于北齐的强大压力,只好屈从,把萧方智换成了萧渊明。却不料这惹恼了领军主外的陈霸先,内战再起,很快王僧辩就死于陈霸先之手,梁帝又换回了萧方智。
正当南朝百姓对江陵萧詧和建康萧方智两个皇帝莫衷一是时,公元557年,陈霸先打破了这个僵局,废梁称帝,建立南陈。于是乎,南梁瞬间地变成了仅存江陵三百里的弹丸小国,原南梁绝大部分土地归入南陈。而当时的刚刚取代西魏而建立北周的宇文政权,一方面要稳定内政,另一方面要提防强敌北齐,因此无暇南顾。刚刚立国的陈霸先已经得罪了北齐,也不愿再得罪北周,也没有加兵于北周的这个藩国。南梁小朝廷暂时成了三不管地区,也就因而得以存留了下来。
此后的北周和南陈都集中注意力于北齐,尤其是在江陵陷落时被西魏俘获陈顼回来当上了南陈皇帝之后,两国建立了合盟图齐的联合阵线,更不会去理会江陵的残梁政权了,故令南梁残存至今。
最后司马泳说:“到是现在,前齐已亡,淮南之地又尽归我朝,南陈愈发孱弱了,这南梁小朝廷的存留问题是可以开始考虑了。永久网址,请牢记!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