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公元579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7、神童事迹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啊,他小时候有个审牛的故事闻名遐迩,聪明才智倍受称颂呢。”

    “哦!姑姑讲来听听。”

    “说于仲文还不满十岁的时候,一年春天与家人出城踏青,在城外看见吵吵闹闹围了一大群人。他好奇心起,便上前打听,原来是本地两个富户争牛,一个姓任,一个姓杜,日前他们两家都各自走失了一头牛,今日在田野间发现了一头牛,两家都说是自家走失的那头,争执不下。围观的人越聚越多,就有人想主持公道,帮着断清楚这个案子,便问任、杜两人牛的公母、年齿、特征之类的问题,看谁说得更准确。可两人回答的均与牛的实际情况相符,牛究竟是谁家还是无从定论。闹得官府里的人都出面了,但依旧断不了此案。

    于仲文听了竟然仰天大笑起来,说自己能断此案。官府里的人和一些围观者都认出他是于府的公子,素以博学机智著称,便请他断案。于仲文不慌不忙地叫官府的小吏将牛栓在道旁的大树上,然后说:‘用鞭子用力抽打!’

    任、杜二人和围观者均不解其意,官府的小吏犹豫了一下还是照办了,皮鞭狠狠地抽打在牛背上,牛痛苦地嘶叫起来。在场几乎所有的人都盯着痛苦的牛,而于仲文却盯着任、杜二人,直到姓任的大声哀求:‘别打了,别打了。’

    于仲文示意停止鞭挞,并宣布此牛是任家的。因为任家的人在看到牛挨鞭挞时面露疼惜之色,而且最终哀求住手,反观姓杜的则始终对牛所受皮肉之苦无动于衷。围观者大多点头赞同,但姓杜的却不服,申辩道:‘姓任的故意装模作样,早知如此有效,我也做出怜惜此牛的样子,于公子又如何断案啊?’

    围观者中也有好事的跟着起哄,一时间,众望所归的神童竟未能把此案断得让人心服口服。不过于仲文并不慌乱,大声道:‘既然如此,就请两家主人去把各家的牛群赶到这里来,结果自有分晓!’

    任、杜二人不明就里,依言回家将自家的牛群赶了过来。于仲文上前解开那头鼻绳栓在树上的争议之牛,那牛立即就奔入了任家的牛群之中,亲昵交颈。于仲文拍手道:‘不但人有感情,牛也有感情,现在一目了然,姓杜的还有何话讲?’

    姓杜的哑口无言,自认冒领,灰溜溜地转身走了。众人无不鼓掌叹服,于仲文的神童之名因此更加响亮。”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