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京的提议,赵佶自然应允,如此他便有了名正言顺的机会前往无量山。不过蔡京话里的意思,赵佶也记在了心里。毕竟日后如果大理国出现变数,或许就需要自己来做主意要如何应对了。赵佶在这里跟蔡京又商议了一会儿,讨论一下要对大理国哪些方面加强了解。
等到两人商议完,那宴会才进行到中途,其时段誉吟诵一首诗正在席上传诵。传到了蔡京这里,他低吟几遍后便笑着对赵佶说道:“这位镇南王世子诗作倒也工整,只是多了几分匠气。王爷您久无大作问世,有没有雅兴赋诗应和一场?”
赵佶笑着摇头道:“诗词之道,许久不碰了。勉强作来,贻笑方家。”终究不愿动笔。
蔡京见状,始确定这位端王爷当真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若按照以往汴梁城所传的老印象,可绝不会这般沉稳收敛。回到席上,赵佶见乔峰和钟灵都对宴会上的话题兴致缺缺,索性便直接告辞离开。段誉却正在兴头上,见赵佶要离开,一时有些两难。赵佶便也不要他作陪,自己与乔峰等人先回了镇南王府。
刚刚回到王府,段正淳便迎了上来,笑着对赵佶说道:“昨夜听端王爷讲起对武功一道兴趣颇高,我今早去天龙寺征求了族中老者的意见。若端王爷现在有闲,可愿同我一起前往天龙寺一行?段家在武学一道也颇有些传承,若端王爷有志于武学,便请族中长者指点一二。”
赵佶听到这话,心中不免一突,段正淳这话的意思莫非是准备把段家一阳指教给自己?这念头一出现,他心里顿时火热起来:“固所愿,不敢请耳!”
〖微书网 www.103shu.com〗更新最快的小说阅读网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