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夜游东京之后,乔峰与赵佶相处起来更加融洽。
在乔峰看来,这位赵公与自己接触到的所有人都有不同,言谈间从来没有什么世俗的观点限制,胸襟着实宽广。如果自己开始因为那些世俗的约束而不结交这样一位朋友,实在是平生憾事。
而在赵佶看来,自己一连串的嘴炮攻势,不只在乔峰心目树立起一个光明正面的形象,而且也在言语旁敲侧击给他打打预防针。就算自己努力无果,无法掩盖住乔峰的身世暴露,到时候他接受起来应该也不会太突然,以至于完全心灰若死吧。
赵佶灌输给乔峰的信息,并不是简单的汉人就好,辽人就坏。讲到底,宋辽之间的战斗并不是简单的是非之争,而是民族为了生存发展而产生的冲突。这种冲突并不是简单的一两个人努力就能消弭的,这样一个沉重的意义也不应该交给一两个人来承担。
在赵佶看来,大宋攻辽,势在必行。不只是为了收复燕云之地,更为了抵抗那即将崛起、比辽国更加凶狠的女真和蒙古铁骑。就算乔峰不肯帮自己,大可以游南下安度余生,也不要承担本不需要他来承担的使命,螳臂挡车,自蹈死地。
赵佶是真的把乔峰当作朋友来对待,不想让他承受这些未来的磨难。国仇家恨,实在太沉重了,哪怕这样一个慷慨豪迈的英雄,也承担不起。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乔峰依然竭尽全力帮助赵佶疏通经络,而赵佶的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上。最开始只是感觉不再浑身乏力,然后逐渐力气渐增,气色越来越好,比绝大多数普通人的身体素质都要好得多。他却不知道,乔峰是一直把他当作一个未来的武林高手来调养,内力真气几乎已经贯通赵佶体内所有枝节经络。
当然,单单依靠疏通经络也不会达到这样显著的效果。赵佶身体之所以好转的这么快,完全是因为一疏一补。
乔峰修为逐渐突破,内力之醇厚几乎已经达到武林最顶尖的水平,所差的只是时间上的日积月累,而在内力方面,几乎已经不逊色于一些绝对的宗师级人物。有这样的高手尽心帮忙疏通经络,哪怕是一个榆木疙瘩,也能磨成七窍玲珑。
同时,赵佶进补身体所拥有的条件,更不是武林那些大门派能够拥有的,需要什么就有什么,而且还是全天下最好的。如果在以往,由于他本身没有武功在身,难免会出现虚不受补的状况。可是现在身边就有乔峰这样一个高手以淳厚内力帮忙化解这些药材当充沛的元气,赵佶自己身体再吸收起来,就没有阻碍了。
如此两管齐下,赵佶再非以前那个被酒色掏空了身、见风就倒的贵公,身体已经被完全打造成一块璞玉,加之周身经络畅通。如果现在练习内功,绝对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过北冥神功是赵佶心难以割舍的**,所以对乔峰几次或明或暗的提醒,他都充耳不闻。他本身就不需要有多强的武功,如果实在没有机缘学到北冥神功,那还干脆不如不学。
随着赵佶的身体逐渐好转,乔峰要离开的日也渐渐逼近。如果放任乔峰离开汴梁,赵佶身份敏感又不能随意出走,与丐帮和武林联系的一根线势必又要断了。这段时间,他也在跟乔峰闲谈讨论一下汴梁城是否有武林威名卓著的高手,不过乔峰自幼醉心武学,后来又为丐帮之事往来奔走,实在没有多少精力去打听那些江湖逸事,所以能够提供的资料也有限得很。而且乔峰知道赵佶的身份,就算道听途说知道一些汴梁附近的江湖人物,但不清楚那些人的脾性,自然也不敢随意引荐给赵佶。
这一天,疏通经络休息完之后,赵佶忽然从梁师成口里得知有丐帮弟来到别院给乔峰送信,似乎有什么要紧事情。听说这个消息后,赵佶心一突,心道莫非丐帮发什么什么要紧事情,需要乔峰赶去处理?
这可大大的不妙了,赵佶最近跟乔峰之间交情虽然日渐深厚,但还没有想到如何进一步笼络丐帮。若乔峰这一离开,以后再见那就遥遥无期了,而自己想要接上丐帮这条线势必更加困难。
一想到这里,赵佶连饭也来不及吃,忙不迭出门走向乔峰所住的客房。
刚一走到房间门口,赵佶就听见房间里传来几个人的谈话声,语调有些急促。这时候,乔峰也看到了站在门口的赵佶,当下便起身道:“赵公来得可巧,我正有件事要跟你说一声。”
赵佶听到这话,心绪一沉,面上却还保持着平静。他先是走进房去跟丐帮所来的那三人拱手问好,这三个人可巧他都认识,领头的便是上次见到的那个方舵主,眉宇间盘桓着一丝愁色,看来自己的猜测应该没错了。
他按捺住心涌动思绪,望向乔峰道:“可是丐帮发生了什么事情?”
乔峰点头道:“的确有些事情,需要我前去处理。正好我也觉得逗留府叨扰日久,加上赵公你的身体也已经好转许多,再行功个三五次,应该就能功毕。”
听到这话,赵佶才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即刻就走,那还有想法的机会。他便又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讲出来或许我能帮上一把。”他这话并非对乔峰所说,而是问向那方舵主。多日相处下来,他也明白乔峰就算有什么麻烦也不肯向别人诉说给别人添麻烦。
听到这话,方舵主起身说道:“本帮一位霍长老金盆洗手退出江湖后,在河南巩义县定居下来,这些年经营起一片田庄产业,本也安居乐业,日过得平稳。只是今春少雨,春耕不便,霍长老便联络乡主事人,商议着开凿一条水渠,饮水灌地。哪知乡却有一豪族因这条水渠侵占了他家几垅田地,彼此闹将起来,伤了几条人命……”
听到这话,赵佶不禁奇道:“这些乡野间的纠纷,自有乡胥吏报上县衙,有地方官员出面调停治理,又何必一定要乔兄出面?”
闻言后,乔峰与丐帮几人面色有些尴尬,沉吟片刻后才说道:“纠纷那另一方却不是普通的乡绅,乃是江湖上颇有名望的聚贤庄游氏双雄。这场纠纷,能私下分讲清楚最好,若报上官府去,未免伤了彼此在江湖上的情面。”
赵佶听到这里,才算有些明白。所谓江湖事江湖了,纠纷的双方都是江湖人,若劳动官府出面,无论怎样一个处置结果,必然都损了双方在江湖上的声望。而且,这些江湖强人之间的纠纷,官府也未必就乐得出面调停。
同时,赵佶也不禁感叹,总听人讲江湖上快意恩仇,洒脱无比,但其实讲到底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