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业中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三章 暗月的隐忧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h2>  赤塔省,原本不大,却是这几年扩张最快的一个省。靠近赤塔的勒拿河流域原本是苏军占领,但是随着从中西伯利亚高原被日本的占领,这里以跟着被压缩,只剩下一条细长的河谷地带。

    后来苏军主动撤出。日本又不愿意在这里招惹中国,赤塔省就直接扩张到了勒拿河。

    萨彦岭到苏联的远东铁路,苏联还坚守着,毕竟俄罗斯人为了这条铁路付出太多了。可是实际上,通古斯高原的丛林,现在是被中国控制,苏联几次要砍伐这里的森林,都没能做到。一次次的战斗都是以惨败告终。除了北美洲以外,通古斯高原也是各集团军进行练兵的地方。

    一旦中国人进入山峦和丛林,就很难清除他们。

    堪斯克城在一次经历了几次攻守之后彻底毁了,之后中国的护林人进入了叶尼塞岭,很快通古斯高原就脱离了苏联控制。不过堪斯克虽然毁了,可是中国人并没有动周边的城市和乡村,也没有动远东铁路,所以苏联还控制着所有的平原。不过过了贝加尔后,就是俄罗斯人和日本人的村庄犬牙交错地段。

    两国是保证了非军事区,可是除了军队以外的两国争斗可没有停止。

    而中国人给出了一个原则,就是山区的森林不能动。至少叶尼塞岭和通古斯高原,上扬斯基山脉以东不能动。“这是远东的肺,绝对不能破坏。”

    问题是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中国人的隐性扩张。苏联非常担心,所以西西伯利亚以及中西伯利亚苏日相持的地段,森林全部砍掉了。

    萨彦岭的交通系统已经完成,只是中国人的交通系统沿着山脉修建,隐藏在森林之中。不仅如此,现在还在进行全封闭的改造。这种改造有更多的桥梁和地下通道以提供河流和动物通行。而交通系统附属的轻轨和人行道,包括牧场等都是护林人重点照顾的地方。加上周边的安全区,工业区,所以防守极端严密。苏军几次试探性的侦查行动,都没有一个人回来。

    这也是中国人特有的做法,不宣战,但是不退缩,不交换俘虏。有目标地,就直接占领,对于任何挑衅行为,基本不会形成对峙,而是直接加以枪弹。

    问题是中国人的每一次行动,都是计划周密的行动,所以苏联到现在为止,连一次俘虏也没有抓住过。

    没有俘虏,何谈换俘?

    这种作战方式,其实连张春也觉得残忍。

    “这是这七天以来第二次了。”

    守卫在这里的,除了护林人,边防军的战士是和护林人住在一起的,护林人巡逻的时候,一般都有军人在暗中保护。这与暗月保护张春的模式一模一样。当前卫发觉敌人后,很快就用无线电通知其他战士。然后布设口袋,或者直接包围。其它的班排则开始排查周边的区域,确定苏军侦察兵的数量和规模。最后才是攻击行动。

    十多个苏军的尸体就地掩埋。

    “明知道是送死,为什么这些士兵还要来。”张春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

    联合作战的联合排长都皱起了眉头。

    “苏军需要情报,他们应该有所行动。”张春提出了自己的怀疑。

    身边的参谋正在调取相关资料。

    “苏军的侦查行动不算多,更加像一种试探。日军也在做相同的行动。频次更加多。”

    “都是集中在赤塔到萨彦岭一线。其它地区虽然也有,但是可以忽略不计?”

    显示器上,每一次军事行动都会随着时间在地图上进行显示。进入二月后,军事试探突然集中出现。先是日军开始后,然后是苏军。中国一方几乎是被动的,一个多月,中国一方看不出来有军事异动。但是日军加强了对勒拿河流域平原的控制,军队在向非军事区进行移动。

    “日本经过了两年多时间的修生养息,难道还想西扩?”张春问。

    “日本得到了一些我们的技术图纸,制造了比较先进的单兵装备。同时吸收了美国的装甲车制造经验,扩建了装甲部队。但是实际上,苏军的单兵装备也改善了。这是他们的侦察兵敢进入森林的原因。只是日本表现的攻击性更加强一点。”

    “日本如果行动,应该是最后一次行动了。强硬的陆军系大员认为日本如果不趁苏联和英国,德国对峙时捞取更加大的国土,取得相当的国力。日本要么会被老对手苏联吃掉,要么会被中国同化掉。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并入中国也许是一个不坏的主意。现在的问题只是如何确定天皇的位置罢了。中国不承认溥仪的皇族地位,更加不可能承认天皇的地位。刘清的年纪越来越大,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低,也不愿意管日本的事情。崇仁亲王对天皇满怀怨恨,他是支持融入中国的主要人物。所以司令部认为,这应该是天皇为了换取更加多的谈判资本的一次军事行动。”

    “司令部的意见?”

    “司令部现在没有给出明确的意见。司令部在改组。改成国防部和总参谋部。总参谋部认为静观其变,加强纵深配置和纵深打击能力。”

    “那么说苏联只是被动应变?想试探中国的态度?”张春问。

    参谋摇头道:“试探中国的态度应该不错。但是被动应变不一定,苏军密集的调动在日军之前。为此苏军甚至减少在波斯的战斗部队,导致波斯战役久拖未决。直到最近伊拉克**运动之后,这种调动才停止。”

    “按照苏军配置在叶尼塞河一线的兵力,击垮日军应该不成问题,最厉害的是在这个区域配置了超过六千架的飞机。所以总参谋部认为不排除苏军有对哈萨克或者南贝加尔、赤塔一线攻击的可行性。这也是我军配置纵深打击力量的原因。”

    张春笑了。

    这个白崇禧确实非常聪明。但是白崇禧这么保守,没有让日本挑动战争的意思?恐怕在日本国内逼迫天皇的各种行动,也是毛石山,白崇禧和伍豪联合做出来的举动。

    可是在这个行动到底会对苏联的战略方向产生什么样的变化,继而对于二战的进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就非常难以判断。不过张春没有说什么。

    中国现在有实力击败任何对手,大不了打烂了不管就行了。

    不管怎么样,日本只要发动战争,不管胜负,都是死路一条。也许白崇禧只是想吃下整个通古斯高原加上中西伯利亚而已。这些事情,白崇禧和毛石山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