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再许芳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是一年,芳林宴开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从建宁候府归来,旖景又忙碌着眉姨娘那一头事,很快就将那日小小的不愉快抛之脑后。

    眉氏院里的丫鬟,贴身的两个都是她的陪房,兼着利氏也不是掌管中馈的主母,又不擅长勾心斗角的功夫,竟从没有顾得上在眉氏院里安插几个耳目,再加上还有苏轲维护,侍候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品性自不消说,再有眉姨娘待下甚为和气,赏赐也多,院子里的下人对她都不存二心。

    陈姨娘倒也与人为善,与眉氏院里的几个丫鬟交好——比如四娘提过的婵娟,可据旖景打听的情况,那婵娟待眉姨娘也很是忠心耿耿,无非是因为陈姨娘循规蹈矩,从不曾为难眉氏,她才与之交好罢了。

    表面上看来,宋嬷嬷要通过丫鬟们对眉氏下手,似乎不易。

    旖景也细细想过一回,根据宋嬷嬷的谨慎稳狠,不大可能只用金钱收买——连她都明白,重利忘义的丫鬟能背叛原主,也就不会对新主效忠,更何况宋嬷嬷这样的“修行”。

    就怕宋嬷嬷捏住了某个丫鬟的要害,威逼她行事。

    另一方面,旖景也让三顺查过眉氏请的大夫。

    国公府本有几个熟悉的大夫,可眉姨娘尽都信不过,单单让苏轲请个没有来往的。

    这心态也好理解,毕竟利氏才是国公府二房的正室夫人,若要买通几个大夫,也不是做不到,眉姨娘心怀戒备,只信得过苏轲。

    要说这位姓胡的大夫,原本也是去年太后“患疾”,圣上求诏名医,不远千里投往京都,岂知当他抵达,太后已经被清谷“治愈”,胡大夫便绝了入仕的念头,不甘就此返乡,于是开了个“病坊”,规模十分寒碜,主要针对贫寒百姓,故而,就连像样的药材铺子里都无力准备。

    可这胡大夫实在有几分本事,短短一段时间,治愈了几个急腹症的患者,闯出了一些声名。

    便有个富商,因家中小儿突患急病,请了好几个大夫都束手无策,听闻胡大夫擅长急症,便请了回去,结果自是妙手回春,富商便大为传扬胡大夫的名气,胡大夫就此在锦阳站稳了脚跟,将自己的“病坊”扩大了规模。

    苏轲也是听人说胡大夫医术高明,这才请了他。

    表面上,这位胡大夫并没有什么猫腻,与宋嬷嬷也无什么“旧情”,但旖景以为,这大夫从前医品如何,终究是不知根底,宋嬷嬷要买通他,并非没有可能,比起国公府的侍婢,对大夫许以重金,事后只让他离了京都,便不留把柄。

    旖景琢磨了一番,才定下两条计策,一边让三顺找人盯着宋嬷嬷一家,一边让那些个曾经盯梢三皇子的乞儿紧盯胡大夫。

    总之,暂时没有发现宋嬷嬷有什么举措。

    转眼就到了三月,初五这日,是宫里召开芳林宴的日子。

    国公府里诸如旖景、二娘、四娘、六娘今年都得了邀帖,其余几个也还罢了,唯有二娘十分焦灼,若是换了平常贵族的什么比才之宴,她一准会找个借口推拒,可芳林宴毕竟不同,贵女们若是获邀,就算不曾夺魁,也是值得显摆的“经历”,再兼者与会者除了小娘子,还有年少有为的贵族郎君,更不乏皇亲国戚、宗亲子弟,二娘本就等着议亲,自是不想放过这么一个“抛头露面”的机会。

    可是,她的四艺无一拿得出手,当真害怕丢脸。

    于是当拿到邀帖,二娘也顾不得什么傲骨了,竟然“不耻下问”,寻旖景打听芳林宴的情形,琢磨着有没有“舞弊”的可能——如果可能,大可让四娘写一幅字,她带去宴上应付了就行。

    旖景听了二娘的打算,当真哭笑不得:“二姐,您这可是欺瞒太后,大不敬的行为。”

    二娘顿时沮丧了下来:“我是当真想去宫里开开眼界,可实在不擅长那些文绉绉的才艺,真是可惜,芳林宴怎么不比击鞠呢?”

    “也不是与会者都要参加比艺的,年年也有不少弃权的人,二姐不须担忧。”旖景安慰。

    二娘一听,顿时精神涣发,提着裙套就跑了回去,挑拣着芳林宴那日要着的衣裳,佩带的钗环。

    旖景已经是第三年参加芳林宴了,尤记得上一世,正是这一年,她以一首小词夺魁,后来才知,当时评她为魁首的正是虞沨。

    那一年,他凑巧在宫里接受太医诊治,参与了一次芳林宴,但这一年,他已疾愈,想必定会获邀,他曾说过,当年正因为那一厥词记得了她,可她并不以此为幸。

    所以,今日她不想再写旧词。

    他们的故事应当改写,不需要那些晦暗的过去。

    芳林宴设在遗珠园,朱墙之内,遍植桃红,正是三月,燃燃而艳,缤纷明丽,既有小径通幽,又有玉路畅直,三月春风微暖,卷得暗香沉浮,但见亭台楼阁立于嫣红之间,又有奇石小桥点缀清波之上,步步一景,真让人目不睱接。

    除了那些宗亲女儿,更多的是勋贵、世家千金,个个婷婷,人人玉立,虽宴席还未正式开始,桃花林下已是衣香鬓影,莺声笑语。

    除了旖景,二娘、四娘与六娘都是首次参与芳林宴,多少都有些拘束,随着宫娥入内,规规矩矩地坐在一处。

    多数贵女也是如此,顾盼的是目光,谨慎的是言行。

    正高声说笑的是安慧与平乐郡主,一个穿着金绣牡丹氅衣,一个穿着遍地缠枝绣裙,端的是明艳照人,爽朗豪放,老远就听她们说的话题,似乎是商量着即将接踵而来的赏春宴,要去哪处玩乐才算尽兴。

    不断有目光朝向她们,有羡慕的,有好奇的,也有满是不屑的。

    只那两人全不察觉,照样暄哗,不断地招呼着熟人。

    旖景留意到金六娘坐在一株桃花下,神情平淡,不复从前的意气风发。

    二娘在旁小声地问:“不是说也请了郎君们吗?怎么没见着?”

    四娘十分无奈,将目光垂了下去,只看着裙子上的莺蝶。

    旖景解释:“郎君们要开宴前才会入园。”

    芳林宴除了让诸位小娘子比才,委实也为贵族家的子女提供了“相识”的机缘,尤其是那些正值婚龄的男女,十分盼望春季宫宴,但因这时没有长辈在场,也不能太过放纵,故而遗珠园里这时还只有女子,待得太后驾临之前,郎君们才能奉诏入内。

    二娘“哦”了一声,又兴致勃勃地打量起四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