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也不求饶,只求陆法和给个痛快的死法。胡僧祐也建议杀了任约,然后送首级到江陵表功。毕竟两人还要救援巴陵,带这么一条大鱼行军很不方便。要是押回江陵,又要分散有限的兵力护送。
哪知陆法和摇了摇头,从容说道:“象任约这种级别的大将,如何处置咱们可不能擅做主张。我建议派兵押回江陵。让大王亲自决断。”
任约大感意外。虽然押回江陵,前途还是莫测。但能够多活几天总也是好的。他的态度不由软了下来。陆法和察言观色,进一步安慰道:“施主请放心,根据你的面相,你不会死在刀兵之下。而且你跟萧大王宿缘深厚,肯定不会有事。只是以后可要诚心改过,在萧大王领导下为国家建功立业。”
这番话既动听又堂皇,任约不由感激涕零,说了很多承情的话。陆法和着意开解了一番,表示定会替他求情,让他有戴罪立功的机会,便派出几个心腹押送任约前往江陵。
眼看押送任约的战舰挂帆西去,陆和法微笑不语。他这么做,看似奇怪,其实内中大有深意。首先不杀任约,而是送回江陵让萧绎处置,这是一种很高明的姿态。虽然兵书上反复强调,要打胜仗,需要加重主将权威,讲究“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但历代君主对带兵将领的自作主张都是极为忌惮的。事急的时候他们可以睁眼闭眼。一旦事定,一件件一桩桩“目无君上”的小事都会被拿出来秋后算帐。所以高明的将领处事立身大有讲究。秦国的王翦在灭楚前线不断寄信给秦王要钱要地,以之表明自己没有大的野心。汉代卫青以国舅加大将军之尊,一生行事谨慎,不结交宾客,不妄议政治。即使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对于败将都不敢轻易诛杀(诛杀败将能够立威,从而加强对军队的掌控力。但这种控制力的加强,是会遭到皇帝猜忌的),宁肯将之押回京城,让老大刘彻自己处置。所以他才能保持功业。后人所谓“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的说法,事实上是文人的情绪之言。根本没有细加考察各人性格、行为方式对事业成败的决定作用。
不仅于此。陆法和对于萧绎不杀任约极有信心。道理很简单。皇帝最乐意用的,就是那些没有人缘、没有根基,只能依附自己而不能反对自己的人。任约是一员勇将,人才难得。他又是北方来的破落户。在北方就没有地位,在南方士族坐大的格局下更不可能发展势力。尤其是攻下建康后,他的手上沾满了南朝士族的血腥。萧绎只要付出赦他一死的极低成本,便能换来一员好用而忠诚的猛将。这么好的买卖上哪儿找去?而任约一旦被起用,对于救命恩人陆法和能不感激?以他在南朝之孤立,还能找到比陆法和更好的朋友?
所以在这一件事中,陆法和就谋到了三大利益:
一,表明了自己的姿态。即对老大的绝对尊重。从而换取长远发展的有利环境。二,送给老大一份厚礼。以任约地位之高(司空、领军将军),这个俘虏一送回去,萧绎的后方便会人心稳固。而萧绎的夹袋里,也多了一条可随时用来“关门、放狗”的恶犬。三,卖了一个天大人情,为自己结交了一个潜在的盟友。
有此三大利益,这种“日行一善以德服人”的好事怎能不抢着做?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