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朝的哈佛大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54章 元宵灯会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布和工业用布。棉织物坚牢耐磨,能够洗涤和在高温下熨烫。棉布由于吸湿和脱湿快速而使穿着舒服。如果要求保暖好,可通过拉绒整理使织物表面起绒。通过其他整理工序,还能使棉织物防污、防水、防霉;提高织物抗皱性能,使棉织物少烫甚至不需要熨烫;降低织物洗涤时的缩水,使缩水率不超过1%……”

    王木木继续:“地府阴冷,幸亏棉花;其实高处不胜寒,天**也寒冷;故天上地狱,大小神鬼,皆爱能保暖的神器棉花,他们有专咏棉花的佳句,我还记得一些,如:《咏棉花》:‘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又如:《咏棉花》:‘花开不为人赞美,花放不求谁闻香。只是献花送温暖,只是用花作衣裳。’……”

    王木木继续:“常言道:‘衣食无忧’,‘丰衣足食’,‘衣食住行’,‘但求温饱’,等等,这些都是以‘衣’为要,而现在的大宋,富穿绸缎穷穿葛,作为衣被的原材料就是蚕桑和麻葛,当然也有学胡人的用皮毛御寒,凡此种种,要让大宋能‘丰衣’,差远着呐。所以,本人以二世人的名誉,向朝廷建议,大力、全面推广栽种棉花,开发棉花。至于其中的相关技术要素,本人可以以文字形式无偿呈献皇上。估计,三五年后,大宋再也不会害怕冬天,再也没有‘路有冻死骨’了。”

    王木木继续:“常言道:‘丰衣足食’,刚才的开发棉花大计解决了‘衣’的事,现在我再谈谈‘食’的事。我们大宋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新形田地在大宋出现,例如梯田(在山区出现)、淤田(利用河水冲刷形成的淤泥所利用的田地)、沙田(海边的沙淤地)、架田(在湖上做木排,上面铺泥成地)等。这大幅增加了宋朝的耕地面积。至道二年(996年),全国耕地为三百一十二万五千两百余顷。到天禧五年(1021年)增加到五百廿四万七千五百余顷。各种新的农具在大宋出现,例如新式水车龙骨翻车和筒车。代替牛耕的踏犁,用于插秧的鞅马。新工具的出现也让农作物产量大幅成长。一般农田每年可亩收一石,江浙地区一年可达到二至三石。先皇宋真宗时期从占婆引进耐旱、早熟的稻种,分给江淮两浙,这个措施很好,但是,这个能使天下足的良方,推行了69年了,发展不迅速。为什么?原因很多,其中一条就是缺乏样板,卑职愿为大宋效劳,拟将扈家庄建成新型农庄的样板,身教加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籍此拉动大案的衣食,给天下人温饱。”

    王木木继续:“本人依稀记得,汉代稻米亩产约1石,唐代稻米亩产约1.5石,我有信心让大宋稻米亩产大于等于2石。本人依稀记得,汉代人口约在6000万左右,唐代人口约在5000万左右,而大宋人口约在7000万到8000万之间,当然,现在是没有人口普查的,这数字是个大约数。但若以此推算,大宋人口增长仅唐时的20%多,而我们的粮食亩产可增长30%多,而且,我们又开垦了不少新田,所以,皇上,大宋在衣食温饱方面一定能不输于盛唐,并高于盛唐,好于盛唐。本人有信心,只要措施到位,方法对头,仅苏锡常湖地区一年所得,足以饱全宋百姓之腹了。至于这个‘措施’和‘方法’,我会让哈佛大学农学院形成文字,而这些文字我会在扈家庄变成现实,把成果展示出来。以数据说话,事实胜过雄辩,一年后,扈家庄将免费接待参观学习者,哈佛大学将为大宋免费培训大宋的‘丰衣足食’的基层骨干……”

    一桌人听王木木从棉花谈到稻米,从设想谈到变现,有想法,有措施,有目标,有计划,能解决大宋的温饱,都是欢欣鼓舞、满心喜欢。做皇帝的就是希望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现在衣食无忧了,心事去了大半了,剩下来,就是北方的狼的事了。

    宋神宗对着冯国顺、陆惜禹说:“两位爱卿,靖海王的话都听明白了?靖海王一年后要将扈家庄变成个聚宝盆、大粮仓。这个扈家庄在扬州,属淮南路,你回去时跟淮南路的人说一声,要善待扈家庄这样板,要扶植扈家庄这样板,这是朕的旨意,好好办事。那个,普陀山属两浙路,你们两浙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沾靖海王的光了,这粮和棉的事你们多上上心,希望你们能好风凭借力,希望你们淮南路、两浙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明年朕也去扈家庄转转,扈家庄要是真好,那朕就号召农业学扈家庄、渔业学普陀山、全国人民学靖海王,多为大宋作贡献,多、快、好、省地建设大宋的小康社会。喂,喂,两位爱卿,这是茶话会,不是庙堂,不必多礼,大家随便点,坐着好唠话。”

    冯国顺、陆惜禹两人起立了又坐下了,知道自己顶在杠头上了。不过,现在,皇上已经发话了;王木木自己也是二品大员,并封王了,比我们还牛;再说,做好了真是利国利民、利人利己的大好事,何乐不为啊,那就拼搏一下吧,所以两人异口同声地回道:“禀皇上,靖海王大才,我等狗尾续貂,必当竭尽全力,为靖海王的样板庄排忧解难,为全宋百姓的福祉保驾护航,为皇上的大业增砖添瓦,也为我俩小小的政绩抹上绚丽的一笔。”

    “哈哈,两位爱卿,朕就喜欢你们这种大实话,事情要干,功劳也要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应该的,两浙路若能和扈家庄一样成全国样板的话,朕一定给两爱卿封官加爵,福荫三代。”

    这时曾巩站了起来,向宋神宗和王木木拱了拱手道:“皇上,靖海王真是大才,卑职只知节俭,而靖海王的开源实在厉害,效果远非我等陋见可比,卑职鼠目寸光,羞愧啊羞愧,受教了。”

    王木木赶紧接口,说:“曾大人谦虚,太谦虚了。曾大人大才,曾大人一篇论国用的美文,既阐述了节俭的必要,又树立了节俭的目标,更重要的是,曾大人从倡导节俭入手,为大宋夯建了一代良好的经理家国的经济理念,也为百姓创建了百世受用的生活品德。人,由俭扑至奢侈易,由奢侈再至俭扑难,奢侈的行为会把钱财用光,而俭扑的行为会培养出廉洁的好品德。左传中御孙说:节俭是德行中的大德;奢侈是恶行中的大恶。所谓的共,就是相通的地方,是说有道德的人都是从节俭开始的。一个人如果节俭就会贪欲少,君子如果贪欲少就不会被外物所役使,就能够按正道做事;没有地位的人如果贪欲少,就能够约束自己,节俭用度,远离祸害,丰裕家室。所以说:‘节俭是德行中的大德。’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