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朝的哈佛大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34章 衣食住行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0人全捞上来了,有晕死过去的,但在小军医们的闪闪银针和跳跳皮筋后,都不敢假死了。存活率100%了,刷历史新高了。

    王木木知道原因了:前二战役的过程,应该是这大辽的上上下下都知道了,上面的人有上面人的看法,下面的人有下面人的看法,不管怎样,现在输了,上二战役的逃命之法能派上用了,这样,西战区的勇士们沾光了,存活率高了,好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合计,三大战役,共俘虏辽敌66000人,得到大小船只500条。

    船舱里的战俘不少人还没明白,在交流:

    喂,你谁啊。

    傻,我六指头。

    你不是在东面嘛。

    那你不是在南面嘛。

    我不俘虏了么。

    我也被俘虏了呀。

    喔,那西面的也来了,挪一下地吧,一起了。

    哎哟,你们没跟他们打啊。

    打什么打,人影也见不到,就是轰啊轰啊轰的,晕头转向,人间变地狱了。

    人家也没赶尽杀绝,放了一条生路,那就只能知趣了,不识相要吃辣火酱的,好了,眯一会吧,我还没睡醒,就随大流,拥来拥去的,到了这里,兄弟,养养神吧,呆会不知道会怎样折腾我们呐。

    还好啦,人家顿顿给肉吃,他们说,只要不反抗,只要老实听话,日子会过得很好的。

    那你老实做俘虏了?

    你有别的办法?

    他们到底是谁啊,好像不是宋人,也不是倭人,更不是高丽人,究竟是谁啊?

    ……

    一上午,干了三仗,还没落下中饭,就是晚了点,曹王和几个水军军官都看傻了眼,就是郭逵,也发觉王木木玩得比以前更得心应手了,说难听点,简直怀疑是否是你们与辽人串通了演戏给我们看。太神机妙算了,太稀奇古怪了。哎唷,有太多的太,一下子还说不上来,惊喜太多了。

    今天,三大战役,还没正经的发射过一支弩箭,王木木也有意让自己的狙击弓尽量低调些,因为差距大大了。现在一般的弓弩,也就是30多到60多米,强弩也仅200多米,这个时代最牛的床弩、八牛弩也就是700米了。可我的狙击弓2000米,太不可思议了,而且,我的产品,小孩子都能玩,别人想都不敢想的啊。王木木要小心,别成了众矢之的。

    今天二硫化碳弹头的鱼雷消耗很大,用了800枚;今天氢氟酸弹头的鱼雷用了50枚,小意思了。

    王木木说,毁灭过了,要创造了,休整半天,明天打渔了。今天,一下子添了66000张嘴,海龙王,帮个忙,让我来个大丰收吧。

    王木木今天一直在110上,在战斗的最前线。而在战斗打响前,王木木把曹王、几个军代表、赵倩女、文柔等都转到了五星级游轮120上了。

    现在空暇了,没人聊天了,躺在甲板上,仰望蓝天,思绪万千,我这样做对吗?还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呐?

    ……

    林中有两条小路都望不到头,

    我来到岔路口,伫立了好久,

    一个人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

    我选择了这一条却说不出理由,

    也许另一条小路一点也不差,

    也埋在那没有脚印的落叶下,

    那就留给别的人们以后去走吧,

    属于我的这一条我要一直走到天涯。

    将来从小路的尽头默默回望,

    想起曾有两条不同的方向,

    而我走的是人迹更少的那条路,

    正因为这条无名小路才将不会被遗忘,不会被遗忘。

    ……

    战斗结束,警报解除,又要回到油盐酱醋、衣食住行的生活中来了。

    110、119、120三船靠岸,王木木将一应杂事交手下人处理。

    曹王赵頵、军指挥使、指挥使一行考察团众人在郭逵的陪同下回顾了三大战役,惊喜不少,感受深刻,得益匪浅,收获不小,回放中,大家都在打自己的算盘。

    ……

    王木木和郭逵陪同曹王赵頵、军指挥使、指挥使一行考察团参观马罗岛。迎上来并一起陪同王木木一行的有原留守马罗岛的船长小海瑞、海东青、海大富和李诫、曾孝广。

    小别重逢,感觉特别好。看着大有变化的马罗岛,王木木也感概。

    曹王看着奇奇怪怪的周围,问题来了:王大人,王小弟,问你,你们造的房子怎么怪怪的,一般民房建造总是先筑基,马虎点的话,这条可以跳过;再树柱子;再砌墙;再上梁;再上屋顶。一般平民屋顶是稻草的,是整个房子中最轻、最不值钱的部分。但是,你们好像反过来了,那个屋顶象个长圆形的锅,看上去挺结实,材料跟你们的大船的船体材料差不多,而且,真奇了怪了,这么大的房顶下面只有一间小房子,还高高悬在屋顶下,其它的地都空着,还有,这船的朝向乱七八糟的,坐北朝南,冬暖夏凉,这你一定懂的吧,请问,何故?

    王木木看着曹王指着询问的房子,很赞赏地向李诫和曾孝广竖了下大拇指,然后回答曹王:王爷,这是我和李先生和曾先生特意研制的二用房,这房王爷看看象什么,象船,对,就是一只船,不过这是一只倒扣的船,这是我们哈佛开发的第二款船型,由于马罗岛高大树木很多,所以,这船体是用巨木为纵向龙骨,以钢筋、竹筋为横向龙肋,再以水泥和木材填充,此船应是一万石的水平,也就是近1000吨的水平。船很简单,就是一个大舱,没桨、没橹、没桅、没帆、有舵,这船没动力,我们叫它为驳船,用于商业,今后使用时,它就挂在动力船后被拖行,到了港口,动力船可离开,任驳船在港口或装或卸,到时,动力船来了再被拖走。这船一船两人,航运时,一前一后,一支篙,一掌舵;到港后,负责料理商务、处理商品。这种设计可大大降低船队的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和护卫成本。

    王木木继续:现在这船倒扣着,如果有客户购买什么的,一目了然,眼见为实,买得放心。至于周遭简陋的支柱、板墙等,都是临时的,船要航行,这些都要抛弃了的。至于王爷说的船屋的朝向乱七八糟,初看是乱七八糟,但你细看就会发现,所有船的中轴线都指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