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朝的哈佛大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21章 桃李天下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世上只有妈妈好

    没妈的孩子象根草

    离开妈妈的怀抱

    幸福哪里找

    ……

    唉,错了,错了,当然喽,也不能算大错,就是很有点不对。我们可是堂堂的哈佛大学,怎么弄得像宋奶奶基金会幼儿园了。

    王木木觉得毕竟跟这些孩子不熟、不了解,所以,现在不分专业、不分班。先来一个月,从明天开始,上午军训,下午基础课,从零开始,自然排队,自动分班。

    王木木准备两条腿走路:军训时,以性别和年龄为依据列队,十人一班;三个班为一排;三个排为一连;三个连为一营;三个营为一个团。但是,因为学生数为1200人,所以就算是一个加强团,有四个营,加一个团部。

    王木木的另一条腿是:文化学习时,则按其基础重新分班,48人一标准班,共25个班,开课中,不断等量对换调整,使1200个学生基本上在文化程度上能有序排列。

    学生处处长沈张氏大义灭亲,当然,老公曾有言在先,老婆也说一不二,所以,不是大义灭亲,算是大义亲亲了吧。沈张氏遵沈大人嘱,把沈府变成了理想主义的大学堂。1200名哈佛大学的小学生,现在已经移居过来了。按军训队列分寝室,小房就10人;大房隔一隔,10人一小间,群租了。每房有室长,值日、卫生等全部军事化,门口有小白板,姓名都列着哪,大家正铆着劲,要多挣小红花,有了小红花,可当钱花,可以兑换生活用品。

    沈张氏想,这是我姓沈的家哎,别弄得乱七八糟了,所以沈张氏增发了一项宿舍管理条例,师生都得严格执行。

    王木木表扬她:工作到位,管理从严,你是我们哈佛大学行政人员的楷模,年末,我会请长公主给你戴大红花。

    哈佛大学现在开十门课:思想品德与社会课、语文课、数学课、体育和生理卫生课、音乐课、美术课、自然综合课、学工课、学农课、学军课。心仪的大佬还没到位,不算行政人员,在位的,教师岗的人,把长公主算上,王、宇文、两个姓沈的,才5人。这些课,王木木一个人上也没问题,但,这可是哈佛大学,又不是全能家教,一人唱独脚戏,又不是小丑。王木木着急师资了。

    沈张氏现在还对一个人紧盯严防,谁,白二老板,为啥,因为白二他是学校后勤处处长。这些小穷光蛋,一千多人,没一件象样的衣服,身上的筋筋绊绊,都要处理掉的,但你新衣服得跟上啊。看着一群穿得破破烂烂的哈佛大学学生,沈张氏上火了,对着白顺白二老板紧追猛打,我学生处处长把房子、把大宅院都献出来了;你拿几套小衣小服、小鞋小帽,抖什么手啊,一毛不拔,抠!

    白二老板冤啊,我没手抖,我没抠,你们说最多招200人,我准备了400套。好,现在1200人,至少得准备1500套吧,我不是孙悟空,拔根毛,吹口气,什么都有了。我不是一毛不拔,我是没毛可拔啊。

    王木木安慰大家:我们哈佛大学,孕了,育了,大了,现在阵痛了,好了,马上新生了。别怕,面包会有的,小衣服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白家两个老板,翻箱倒柜,成品半成品的,到晚上,解决了,而且,式样颜色统一,王木木说,这是校服。另外,还做了2000条红领巾、1000条绿领巾,学生戴红领巾,学徒戴绿领巾。

    穿戴整齐,可以亮相了。现在的杭州城西湖边和西湖与钱塘江间的地域为富人区,理工院和白喜堂考虑到运输方便在杭州城南近六和塔。所以,从富人区的沈府到理工院,再从理工院到富人区,来回约10公里,考虑到孩子们人小,先是竞走,然后慢跑,同时,意气风发,引吭高歌。

    歌是昨晚王木木选的,小柔柔做二传手,传销了。所以,1200名哈佛学生,昂首阔步、齐步并进在杭州城时,瞬间成了杭州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时,几近空巷。不过,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嘴可碎了:哟,看,那个小叫化前几天还来我家讨过饭的啊……;喂,快看快看,那个小丫头前几天还露着屁股呐,左半瓣上有胎记的,不信?不信你去扒了看看……;哈哈,又丑又矮的小乞丐也进大学了……。

    喂,快看快看,那个小丫头大前天我还看见她在西湖边卖唱呐,唱什么《雪里红》:

    ……

    雪里红呀运不通

    卖歌卖唱走西东

    三餐白饭都不饱

    皮鞭儿抽得满身红

    冬格隆冬飘一飘

    ……

    哈哈,这些走街穿巷唱花鼓的小叫化也成大学生了?笑话!太笑话了!

    ……

    流言蜚语是有杀伤力的,一些孩子的脸红了、低头了。王木木和宇文柔奴带队,王木木边摇动着大旗边鼓励孩子们说:我昨天跟你们说过了,你们已经重生,所以,你们的过去,是你们的动力;你们的今天将决定明天;你们的明天应该是民族的希望、你们将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脚踏大地,面向太阳,我们高歌猛进,我们旗帜飞扬。同学们,战友们,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挺起胸,昂起头,大步走,大声唱:

    ……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人民的子弟,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

    绝不屈服,

    英勇战斗,

    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

    大宋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

    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

    革命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向前

    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

    向全国的解放!

    ……

    每天早晚的各10公里,不是小数,可是孩子们都坚持住了,没人叫苦,没人掉队。就连伤痛未好、仅七八岁的小海伦也坚持出操、从不落下。

    这些孩子坚定着呐,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