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朝的哈佛大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20章 哈佛大学第(4/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框架、办学理念等形成文字,然后准备以长公主的名义一一去拜访早已心仪的大佬们。

    一是王安石,王相现在,其子王雱病故,自己熙宁九年(1076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闲居江宁府(现南京)。现在是1080年,按史载,他还能活6年,愤“亦罢至此乎!”,郁然病逝。王木木想,大才啊,别糟塌了。

    一是富弼,聪明睿智的洛阳才子,1004年生,现在也已76岁了。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现退居洛阳了,你老辛苦了。好在你老聆听过梁祝、欣赏过杜鹃、参与过对对。来吧,玩一把吧。

    一是秦观,1049年生,现31岁,“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现在未仕,在故乡高邮居家耕读,为科举做准备,他已经承受了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的第一次科举试的落第。明年,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秦观将第二次应试,但仍名落孙山。他要在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参加自己的第三次科举考试,才终于考取进士,踏上了屡遭挫折的十年仕宦之途。所以,现在空着呐,这个大才子,邀一下吧,打个时间差。

    一是陈师道,“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1053年生,现27岁。他要到元祐初年(1085年)苏轼等荐其文行,遂入仕。陈师道家贫,迫于生计,妻女皆在岳父家就食;也曾有好好的就业机会“因其布衣而未果”。陈师道又好佛,喜与僧人、居士往来,他写了很多与佛有关的塔铭、墓表等文。“哈佛大学”当然要想到他这个又有闲、又有才、又哈佛的穷人了。

    一是李廌,“苏门六君子”之一。1059年生,现21岁。6岁而孤,发奋自学。以文“万人敌”。一生绝意仕进,今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人才也,且可以长期签约,不象前二者,过五年,要当官去了。所以,王木木喜欢,心中认定他是自己新闻系的骨干、报刊的主编了。

    一是李诫,中国古代土木建筑家、《营造法式》一书的编纂者。1035年生,现年45岁,郑州管城县(今河南新郑)人。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李诫任官郊社斋郎,后任曹州济阴(今山东省菏泽县)县尉。做官还要等五年,现在在家闲着,就来我这儿吧。

    一是曾孝广,为曾公亮从子,曾孝宽弟,中国古代治水专家,著名水丞。1040年生,现40岁。元丰末年(1085年)被命为北部都水丞。现在待业,我院虚位以待。

    一是道潜,北宋著名的诗僧。1043年生。现年37岁。近因乌台诗案,被勒令还俗,“宅”在家里。那好,青歌大赛时我们已经认识了,别顶牛了,为了全世界劳苦大众,师父,你就从了小僧,皈依了哈佛吧。

    一是郭逵,北宋政治家,军事家。1022年生,现年58岁。熙宁九年(1076)正月,与交阯李乾德战,李无路可走时奉表请降。但郭逵的30万大军,因冒热进入瘴疠地,伤亡逾半,军粮也尽,一水之隔不能进,乃班师。被贬左卫将军,西京安置,闲居了。此人虽有闲职,长公主出面,小菜一碟,王木木终于可以有军事人才了。

    当然,还有沈家两公子:沈博毅和沈清直。

    外聘师资,10人,基本如此,其余的,自己一人干了。一个人干,是不是太累了,没关系,王木木就是喜欢享受累死、笑醒的感觉。

    另:

    大学校长,长公主,不管你答不答应,吃定了;

    督导:富弼,富相你老帮个忙吧,发挥些余热吧;

    大学副校长:王木木,当仁不让;

    教导总长:王安石,国相不当当校相,来不来;

    学生处处长:沈张氏(沈括夫人),治病工作两不误:工作中治病,治病中工作,疗效显著;

    后勤处处长:白顺(白二老板),感谢你,默默奉献的园丁;

    ……

    最后,找段校歌吧,我伲是杭州人,现成的,文抄了:

    ……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

    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

    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

    习坎示教始见经纶无曰已是无曰遂真

    靡革匪因靡故匪新何以新之开物前民

    嗟尔髦士尚其有闻

    念哉典学思睿观通有文有质有农有工

    兼总条贯知至知终成章乃达若金之在熔

    尚亨于野无吝于宗树我邦国天下来同

    ……

    王木木想,这些文字,小朋友们大概搞不大懂,那就翻成白话吧:

    大海浩瀚而不自满,所以能容纳千江万河。

    大学学问广阔无际,延伸到整个宇宙天地。

    超越形体的称为道,有具体形貌的称为器。

    礼制区别人们差异,音乐使民众和谐相处。

    明白它们的统一关系,就会更加聪慧明智。

    有一所国立大学,在中国东南的浙水之滨。

    它以求是为宗旨,其实就是启迪大家求真。

    学校教育循序渐进,方能培育出治国才俊。

    莫言已把握事物本质,更莫言已穷尽真理。

    没有变革不需因袭,没有旧事物不需更新。

    怎样改革创新?探究事物,做大众的先导。

    诸位年轻的英才,应当明了这些重要道理。

    要专注于学业,力求思想深刻、识解通明。

    我们有人文、科学、农业、技术多种学科。

    要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源流和实践运用。

    日后成才成功,犹如真金经过熔炉的冶炼。

    要胸襟宽广,不偏守门户之见、宗派之私。

    努力振兴祖国,使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共处。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