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朝的哈佛大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11章 蝴蝶之恋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敲击声,造成了紧张气氛。

    山伯归家后因过度悲伤绝望,不久病逝。

    梁山伯辞世的噩耗传来了!祝英台悲痛欲绝,神情恍惚。她已经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勉强同意。

    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

    这时,音乐时而激昂、果断;时而低回、幽咽。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把英台面向苍天、面对恶势力的罪恶所进行的愤怒、控诉和泣不成声、悲痛欲绝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里,小提琴汲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和声、配器及整个处理上更多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将英台形象与悲伤的心情刻画得非常深刻。

    小提琴以凄厉声调哭喊出:“梁兄呀!”

    这里的碎奏、断奏的哀痛欲绝的旋律,有抽泣,有痛哭,有跪行,有回忆。她,呼天嚎地,悲痛欲绝;她,低回婉转,泣不成声;她,跪爬膝行,无意人间。

    渐渐的,她泪眼开了,她哭声歇了,她心意决了,她要行动了!

    当乐曲发展到改变节拍(由二拍子变为三拍子)时,小提琴那琴弓在琴弦上的弹跳,所发出的若重若轻的音色,是英台、是她穿着白色的嫁衣往山伯的墓前飞奔过去、脚步在泥土地上发出“踏踏”的声响!她用尖锐高亢的声响告诉山伯“等着我!”

    英台以年轻的花季,向苍天作出了最后的愤诉!

    锣鼓齐鸣!在悲愤的低音锣声中,英台纵身投入突然爆开的坟墓中自尽!

    锣、鼓、管、弦的齐鸣,在表现英台的纵身投坟。让坟开裂!让地震撼!让风不平!让雨悲伤!乐队在大力度地演奏,全曲达到了最**!!

    这时,观众的干柴已被烈火点燃,感情迸发了;尚在坚持的河堤决口了,悄悄的、哽咽的、潺潺的、滴答的,泪不可挡!!

    四、再现部(化蝶)(26分07秒结束)

    音乐又重新出现安详、宁静的气氛,清脆的长笛再次奏出引子部分的华彩乐句,晶莹的竖琴一连串明亮清脆的刮音把我们带入了秀丽的仙境,再现了传说中的“化蝶”场景——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

    在轻盈飘逸的弦乐的衬托下,爱情的主题再现了,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上,第一小提琴与独奏小提琴先后加弱音器重新奏出了那使人难忘的爱情主题。然后,色彩性的钢片琴在高音区轻柔地演奏五声音阶的起伏的音型,并多次移调,仿佛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在最后这一段中,没有悲痛,没有忧伤,只有那两只已经可以互相爱恋的蝴蝶,畅情地沐浴着春风熙阳,洒脱、欢乐、优美、**。然后,每一个人都在思索:在这背后,在这感人肺腑的爱情的背后,有多少痛苦、有多少辛酸、有多少无奈、有多少泪水、花了多大的代价啊!

    人,为什么,凭感动生死相许,

    拥抱前,离别后,是否魂梦就此相系。

    人,为什么,有勇气一见钟情,

    人海里,这一步,走向另一段长旅。

    给你,承诺一句,如果生命在这秒化灰烬,

    可还我,原来天地,在相爱的那一季;

    梦里蝴蝶翩然舞起。

    我,也愿意,因感动生死相许,

    拥抱前,离别后,与你魂梦就此相系。

    我,也可以,凭勇气一见钟情,

    人海里,这一步,走向另一段长旅。

    给我,承诺一句,就算生命在这秒化灰烬;

    可还我,原来天地,我们相爱那一季,

    梦里蝴蝶翩然舞起。

    继续,我要我们的爱在明天,

    继续,就算流泪也在所不惜;

    有多少四季能浪费在,

    思念和犹豫后来此恨绵绵无尽期。

    给我,承诺一句,就算生命在这秒化灰烬,

    可还我,原来天地,我们相爱那一季;

    梦里不只蝴蝶翩然舞起,

    ……

    宇文柔奴现在已经泪流满面。她也是个痴情的女子,爱一个人,一往无前。然而,别人倒运时,她不弃不离。哪知道,反过来,人家,一有压力,就又弃又离。比起来,自己还远不如祝英台,情投非人!想起来,祝英台还真幸福,投坟化蝶;自己呐,投湖假死,阎王不收,这算什么事啊。真是,不提起也罢,一提起泪满江河。

    现在,整个现场,一片哽咽声,一片抽泣声。今天这梁祝,真给宋代人开荤了。宋朝现在这个时候,唱的多是风雅小曲、风雅小词。曲再好、诗再美,力度不够,二、三分钟的事,象个散弹,作用有限。但,现在,这梁祝一出,谁与争风。那交响大虾,能表达复杂主题,它,缓缓地,自然地,不知不觉地把你所有的情绪都给带动起来了,糅合在一起了,堆积了、发酵了、加了把柴了、点起了火了,在那**点,剧烈地喷发了。

    刚才,乐曲在进入“抗婚”时的**时,铜管声和小提琴交相奏出了强烈的音,锣鼓齐鸣,刺耳惊心。本来这么多乐器齐奏在宋代就少见,现在,不仅是齐奏,且花厅里的大振动膜、话筒、传声管,都大大地扩强了声量、渲染了气氛、刺激了人心,那音响效果,象个大大的大澡堂。把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在乐曲在进入“投坟”时的最**时,锣、鼓、管、弦一起齐鸣!一起轰鸣!一起暴鸣!乐队的那些吹鼓手们,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使劲的狂吹!使劲的狂弹!使劲的狂拉!使劲的狂敲!最大力度地演奏着!发泄着!疯狂着!

    那是全理工院的人都想挨扁马文才!那是全理工院的人都想拉住祝英台!

    那一**强烈的声响,通过话筒,传遍了整个理工院,走廊中、花园里、草地上、假山旁,所有理工院的男女仆人们,对着喇叭,发自肺腑地在合着最**那段旋律,蹦跳着!狂叫着!撕心裂肺、悲痛欲绝、歇斯底里:“啊——!啊——!啊——!啊——!”

    王木木曾经告诉过所有有志于今天“啊”的人:每个人都能唱好歌、发好音。因为,每个人都有这样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