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有一点点象梁楷的疯僧图,有些泼墨减笔的味,但梁楷是写意,王木木是写实、写真,王木木的作品精准、现实。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匆匆而过,当“老吉姑娘”决定放弃反抗的时候,当二老板已经拗不动造型的时候,王木木完成了他的系列写真,连环画杭州春宫大全,不,不,错了,是连环画回魂**大全隆重出炉了。
瞅着宇文柔奴一副丧魂落魄的样子,王木木心痛地劝慰着:“妹,我这画,也同样是受“俄式罗宋汤”影响,回魂大丹是“西药”,我这种画叫“西画”。它和我们以往的国画完全不一样。由于我们和西洋的环境、历史、生活、文化的根本不同。眼睛里看见的、脑子里思考的,都不尽相同,所以,艺术的表现亦大不相同。我们重主观、为诗的、重神韵,西洋则重客观、为剧的、重形似,各有所长。具体比较起来,有五点:
(一)、国画盛用线条,西画线条都不显著:
其实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例如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又如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又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画家盛用线条。山水中的线条特名为“皴法”。人物中的线条特名为“衣褶”。都是艰深的研究工夫。西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所以西画很像实物,而国画不像实物,一望而知其为画。我们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这很好,相信将来西人看见国画中线条的飞舞,一定会非常赞慕,会模仿起来,甚至会成为什么什么派什么的。
(二)、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画极注重透视法;
透视法,就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西画力求肖似真物,故非常讲究透视法。在西画中的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形体都很正确,竞同真物一样。若是描走廊的光景,竞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丈的距离来。若是描正面的道路,竞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里的距离来。国画就不然,不欢喜画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立体相很显著的东西,而欢喜写云、山、树、瀑布等远望如天然平面物的东西。偶然描房屋器物,亦不讲究透视法,而任意表现。例如画庭院深深的光景,则曲廊洞房,尽行表示,好似飞到半空中时所望见的;且又不是一时间所见,却是飞来飞去,飞上飞下,几次所看见的。故中国画的手卷,山水连绵数丈,好像是行进中所见的。国画的立幅,山水重重叠叠,好像是飞鸟所看见的。因为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那里,画到那里,不能受透视法的拘束。所以国画中有时透视法会弄错。当然这弄错并无大碍。这是两种不同的观察世界的方法。
(三)、国人的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人的人物画很重解剖学;
解剖学,就是人体骨骼筋肉的表现形状的研究。西人作人物画,必先研究解剖学。这解剖学系艺术解剖学,异于生理解剖学者。生理解剖学讲人体各部的构造与作用,艺术解剖学则专讲表现形状。但也须记诵骨骼筋肉的名称,及其形状的种种**,是一种艰苦的学问。但西画家必须学习。因为西画注重写实,必须描得同真的人体一样。我王木木也是下过一番苦功夫的。但国人的人物画家从来不需要这种学问。国人画人物,目的只在表出人物的姿态的特点,却不讲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故国画中的男子,相貌奇古,身首不称。女子则蛾眉樱唇,削肩细腰。倘把这些人物的衣服脱掉,其形可怕。这是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欲求印象的强烈,故扩张人物的特点,使男子增雄伟,女子增纤丽,而充分表现其性格。故不用写实法而用象征法。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四)、国画不重背景,西画很重背景;
国画不重背景,例如写梅花,一支悬挂空中,四周都是白纸。写人物,一个人悬挂空中,好像驾云一般。故国画的画纸,留出空白余地甚多。很长的一条纸,下方描一株菜或一块石头,就成为一张立幅。西画就不然,凡物必有背景,例如果物,其背景为桌子。人物,其背景为室内或野外。故画面全部填涂,不留空白。国画与西画这点差别,也是由于写实与传神的不同而生。西画重写实,故必描背景。国画重传神,故必删除琐碎而特写其主题,以求印象的强明。
(五)、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国画在汉代以前,也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但到了唐代,山水画即**,遂常为中国画的正格。西洋自希腊时代起,一直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中世纪的宗教画,大都以群众为题材。一幅画中人物可以不计其数。而西画中的**画,一直是西画中的主要题材。
具体到今天的作品来说,我仅用一色作画,在西画中叫素描。西画中的素描不同于我们的白描,它是一种表现阴面、阳面、色调、利用物体黑白灰之间的关系来塑造形体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初学者常从结构素描入手,结构素描是用线表现物体的体积、面与面的转折、着重体现物体本身的结构。继而再施习光影素描,光影素描是结构素描的进一步深入,其特点是以在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基础上,施以明暗,有光影变化,强调突出物象的光照效果。光影素描的表现在于光暗的描写手法。而我们的国画,画人物时,也有单色的,称线描,也叫白描,在线描中线条可以有许多变化,如长短、粗细,曲直、疏密、轻重、刚柔和有韵律等。但两者是两码事。……”
宇文柔奴陷入了沉思。喃喃道:“生活中没有线?我们画人物时不应该用线?是我们都错了?还是西人都错了?……”
王木木:“实际生活中确实没有线,而线只是面与面的交汇处,是面的转折处而已。但国人用线,是一种创造,大家都没错,只是不同罢了,青菜、罗卜,各有所好就是了。其实,对画如此,对其它的,也该如此。我们在面对各种人、各种事、各种状况时,有时真应该更宽容些、更博大些、更灵活些。绘画中,不是不白的就是黑的,生活中,不是不对的就是错的。要世界不生硬、要世界灿烂,要世界和谐,我们就应该关注、理解、采纳、欣赏第三种声音、第三种行为、第三种思维、第三种表现、第三种态度……”
宇文柔奴:“……”。
二老板和王老吉的离开,使小院清静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