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随身带着传国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章 穿越二号时空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隆绪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攻到了黄河北岸的澶州。

    面对此种危急情况,宋朝分为主战和主和两大派。武将大多主战,文臣中只有寇准坚决主战。

    而王钦若、陈尧叟等主和派则主张迁都以避锋芒。

    最终还是寇准“胁迫”软弱的宋真宗赵恒勉强渡过黄河,到达澶州前线。

    此时的宋朝因为几十万援军到达,守城将士又用床弩射杀了契丹大将,加上皇帝御驾亲征,士气大振,正是反守为攻的时候。

    可是宋真宗和主和派的大臣却决议议和,寇准无可奈何。此时,段宇钟面对的就是这么一种澶渊之盟前夕的情况。

    段宇钟立马有一种参与重大历史进程的兴奋感。澶渊之盟虽如同糠稀大帝的尼布楚条约一样被正史认为是平等条约。是有利于民族融合和世界和平的。

    但却被段宇钟这类愤青认为是耻辱,而且,这两次议和也事实上遗祸无穷。此两者很有共同,都是在儒教的迂腐言论主导下,明明占据优势,却还要与敌人和谈。

    而议和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思收复失地,报仇雪耻,反而不思进取,还对豺狼一般的敌人讲诚信。

    想当年,汉高祖有白登之围,被迫与匈奴议和,但后来汉武帝大破匈奴,拓地万里。

    唐太宗与突厥也有渭水的城下之盟,但最终,整个突厥帝国都被唐太宗派李靖等名将给消灭了。

    所以,段宇钟其实不是反对议和,而是反对明明在优势情况下还要议和,还要让敌人占便宜。

    最后还脑残地自欺欺人,以为自己占了便宜。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