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们都起床了。
高小燕抱着樊卡到楼下面玩耍。总以为初来乍到,邻居们之间多少会有一些生疏。巧的是,紧挨着房东左边的这一家,也有一个和樊卡一样大的孩子,只不过,人家是一个女孩子。孩子的爸爸在市内开出租车,早上起来已经出车去了。留下妈妈一个人在家带孩子。
这一会儿,这个妈妈一个人哄了孩子,正在楼下坐着。
就这样,小燕就和这个妈妈搭讪上了。
经过交流,小燕知道了这个妈妈叫做潘雪红,他的丈夫叫做姜国栋。他们的女儿叫做娇娇。雪红的老家并不是武汉的,而是恩施的。几年前她在武汉打工,认识了国栋。国栋是一个非常老实的人,又能吃苦,又肯干。几年下来,他们攒下了二十几万。后来,遇到这里有人家卖房子,他们就买下来了。
小燕还知道了住在房东右边的那一家,男人姓左,做着水果批发生意;媳妇姓冯,没有工作,在家带一个男孩子,孩子就是三岁多一点。姓左的男人是一个热心肠。人守本分,干过不少好事儿。那个人在市内做着水果批发生意,每次回来,拿了一些伤了皮儿的苹果、梨、香蕉,送给邻居们一些。听别人讲,街道东头有个五保户老汉,腿瘸,生活不易,姓左的总把一些水果送过去给那个老汉吃。
还有,就是房东对面的四层小楼,住的是老马老两口。老马以前在武钢当工人,后来下岗分流了;他的老婆子姓杜,是自来水厂的职工,已经退休。他们有两个儿子,都在武汉市里面上班,很有钱的,开的车都是几十万元的好车。老马老两口在家没事儿干,就摆弄一些花草。他们家阳台上,楼房房顶,甚至于楼梯那里,都摆着花草。花草摆放过多,他家的整个楼就像是植物花园。另外,老马这两口子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腌制泡菜。各种泡菜,像那泡椒、泡萝卜、泡白菜等等,应有尽有。
雪红还说,老马老两口很是大方的,总是把自己家种的花草,自己家腌制的泡菜送给邻居们,还经常帮着带孩子。总之,老马和他的媳妇确实是很不错的人呐!
老马右边住的是姓仝的。雪红说,那个男人可是一个大能人,做的生意说出来不好听,其实赚钱得很呐。
小燕就问雪红,那个男人做的是什么生意。
雪红说是卖寿衣的。
小燕不清楚卖寿衣的咋就那么赚钱。
雪红就对小燕说,那个姓仝的很是会事儿的,他通过熟人关系,把济同医院的太平间给承包了。承包之后,又装修了,听说里面有空调,有彩电,还有电脑。
小燕就说人死了又不会看电视,不会玩电脑,要那些做什么。
雪红说那才是人家的高明之处,死人不能看,活人还不能看吗?那些东西就是给活人用的!太平间每天收费五六百元,很赚钱的。再有,就是那些寿衣,听说进价非常便宜的。等到卖出去,就是大几百上千元,甚至一万多一套的都有。
承包几年下来,姓仝的发了大财,买了一辆奥迪车。可就是这里的街道儿太窄了,他的车开不进来。
小燕就说那人真应该到市里面买了宽敞的大房子去住。
雪红就说姓仝的精明着呐。这里马上就要拆迁了,到时间,少说也要赔偿姓仝的三四套,人家又发了财了!
不过,姓仝的也是一个好邻居呀。手里虽说有不少钱,可人家对待街坊邻居还是蛮热心肠的。
小燕就问那人如何一个热心肠。
雪红就说,每逢街道儿的老人们去世,人家总要拿了上好的寿衣出来,并且是不要钱的,你看看,感动人不感动人?
小燕听了,就在心里面发笑,笑的时候就在想:武汉的人可真是奇了怪了,竟然有送寿衣不要钱的!都说武汉人精明,这样看来,并非是那么一回事儿嘛!
雪红还对小燕说,门前这条街道儿是东西方向的,老马家往西,隔上五六家,有一家姓罗,三口人,全是修鞋的。说话的时候,雪红用手指了指街道西边。
小燕看的时候,果然看见街道儿西边几十米远处,有一家门口停着一辆修鞋车。车上固定一把太阳伞,伞是收着的。那一家人坐在门口,正在用早餐。
雪红接着说,罗伯伯和罗婶子可真是不错的人呐,每到月底的时候,人家挨门过来,给大家修补鞋子,不论是皮鞋、布鞋、凉鞋、拖鞋、棉靴之类的,人家都给修补,并且不收一分钱的!你看看,多好的人呐!
两个年龄相仿的女人,加上两个岁数一样大的孩子,很快,小燕和雪红就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小燕大上雪红一个月,雪红要称呼小燕为姐姐呐。而雪红家的女儿娇娇比了樊卡大上一周,樊卡要叫娇娇为姐姐呐!当然,雪红也从小燕那里,听到了不少关于小燕老家的一些事情。
雪红知道小燕的老家是河南南阳市的,那里有非常出名的卧龙岗,岗上有武侯祠。卧龙岗是诸葛亮工作过的地方,诸葛亮在那里种过地;还有医圣祠,医圣祠就是医圣张仲景的祠堂;还有南阳府衙;还有汉画馆,那里面装的全部是汉朝的石碑。
还有神奇的恐龙园,在南阳的西峡县,不过里面都是恐龙蛋化石,没有恐龙化石;还有南阳内乡县的老县衙,规模要比南阳市的府衙大得多;还有南阳邓县的华洲书院,说是很出名的那个大作家二月河也在那里读过书的;还有南阳淅川县的香严寺,据说是唐朝时候建造的;还有南阳南召县的丹霞寺和镇平县的菩提寺,都是唐朝时候建造的;还有南阳桐柏县的水帘洞,唐僧、八戒、孙悟空和沙僧在那里玩耍过的。
雪红还知道小燕住在南阳市工业北路,在小燕居住的大院子里,有三大幢楼房,七层高的,一共是八个单元,住着112户人家。人们上班走了的时候,大院子里静悄悄的;等到下班回来的时候,大院子里就像炸了锅,非常热闹。大院里有三四十个大小不等的孩子,玩耍的时候,都是分了派别的:大孩子一派,中等大的一派,小的一派。并且都是互不侵犯的,各自在各自的地盘上玩耍。孩子们相处融洽,相安无事。
再有,就是,小燕以前是做过生意的,做生意很辛苦,很是操心的。有时候卖不出去家具,小燕吃饭没有胃口,觉也睡不好了,整个人就像霜打了一样。可是,一旦卖出去家具,那就甭提有多高兴了!一顿饭能吃下两碗大米饭,两个大馒头,还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