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在说什么呢?”临念水觉得,自从临念君来了之后,临青溪就疼临念君更多一些了。
当然,他不会觉得是因为自己已经大了,而且整天和彤笙黏在一起,就连稻园去的次数都没以前多了。
饭桌上的人也都看着临青溪,“重阳节”这三个字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说,都想听听看是怎么一回事。
临青溪放下碗筷,看着临念君和临念水两个侄子说道:“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是有一个故事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很可怕的妖怪到处害人,只要它出现,很多百姓就会病倒,甚至连命都没有了。有一个少年的爹娘也被这个妖怪害死了,所以他打算辞别父老乡亲,去仙山拜师学艺。仙山的老神仙被少年的诚心感动,就教给了他仙法,还给了他一把宝剑,从这以后少年就日夜刻苦地练习,就是为了有一天杀掉妖怪,为父母报仇,让它再也不能害别人。”
“小姑姑,那他把妖怪杀了吗?”临念安也被临青溪所讲的故事吸引住了。
其他人也都一边吃着,一边听临青溪讲故事。
“少年学了仙法,老神仙告诉他,九月初九这天妖怪又要在少年的家乡出现了,他必须要回家斩妖除魔,保护乡亲们的安全。临行之前,老神仙还给了少年一包茱萸叶,一壶菊花酒,还传授给了他辟邪仙法,让他骑着仙鹤回家了。
少年回到家之后,按照老神仙的吩咐,在九月初九这天清晨把乡亲们都带到了附近的一座高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的叶子,一壶菊花酒。等到妖怪闻到茱萸叶的香味和菊花的酒气就开始害怕地想逃走,这时候,少年手持宝剑追下山,很快就把妖怪给杀死了。
后来,人们就把这天叫做重阳节,就是能够重新看到太阳,重新获得新生的节日,每年九月九登高辟邪也就成了百姓们之间的风俗,还会在这天喝菊花酒,插茱萸叶,也会在这天给家中的老人准备美酒佳肴和礼物,希望他们能够躲过灾祸,长长久久地活下去。”
重阳节的来历自然不是这样,重阳节敬老的原因自然也不是因为上面的原因,临青溪只希望借助一个特殊的节日,不但能有个由头把东西送出去,也教导小辈们要尊老敬老,这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到哪里都是不能忘的。
“没想到九月初九竟然还有个这么神奇的故事,那咱们九月初九要不要插茱萸、喝菊花酒?”临忠国倒觉得临青溪说得这个故事像真得一样,说不定上天就是这样给百姓定下节日的,但是正极大陆上的百姓不知道罢了。
“附近的山上倒是有一些山茱萸,后天便是九月初九,咱们就图个心安,四郎,到时候你去山上摘一些茱萸叶,只是这菊花酒可没人会酿!”叶氏对这些都是很信的,听在别人耳里是故事,可她把这些故事都当了真,尤其还是临青溪说出来的。
“阿奶,菊花酒我倒是能弄来几坛,到时候让白狼给你送过来!”山庄有专门的酿酒作坊,临青溪早就让人酿出了菊花酒。
“娘,九月初九这天,不如让族长、族老都来咱们家吃饭吧,菊花酒也让他们都尝一尝。”穆氏趁机说道。
“好,到时候,你们多做几个好菜,我去请族长和族老过来。”临远山也很高兴,不管这重阳节是什么,倒是一个喝酒、聊天的好机会。
九月初九这天,老临家聚起了不少人,就是辛漠阳一家和乐无忧也在,临青溪原想着让焃昀也来的,但是白狼告诉他,焃昀已经好多天没在山庄出现了。
临青溪一想,她这几天只顾忙,竟然没发现焃昀好几天没来找她了,而且他走了也不和她说一声,这让临青溪心里微微有了闷气。
“远山,这重阳节的故事我也听说了,呵呵,这菊花酒倒真是好喝,我还没喝过这么香醇的酒!”临仁义坐在老临家的客厅里,和几位族老、临远山、老穆头等人都在品尝临青溪让人搬来的菊花酒。
“九月九取长长久久之意,倒是个好兆头,呵呵!不过,今天倒是要让你家破费了!”临仁和笑着说道。
这次不只是族长和族老来了,就是他们的妻子也都受邀到了老临家。
“不过是几个小菜,几杯薄酒,族长和族老们肯来,就是我家的荣幸。尝尝这个,这是稻园新出来的皮蛋,非常好听!”临远山指着饭桌上的一道菜说道。
“又是溪丫头想出来的吧!呵呵!”临仁义一猜就猜到稻园的新事物定是来自临青溪之手。
“不是她还能有谁!”老穆头笑呵呵地说道。
吃过饭之后,穆氏几人就把叶氏、杨氏还有族长夫人、族老夫人们全都请出了院子,院子里秦氏几人早就让人摆上了一张大木床。
“蕙兰,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叶氏总觉得今天这儿媳、孙媳都有些怪怪的。
“溪丫头,东西呢!”穆氏、苏氏几人都看向了临青溪。
“若心,都搬进来吧!”临青溪笑着冲早就等候在门外守着马车的若心几人说道。
不一会儿,大木床上就摆满了叠的整齐的被子,而且全都用布单给包裹着。
“蕙兰,这些都是什么?”杨氏也好奇地问道。
“阿婆,这是娘亲、几位舅母和几个嫂子、表嫂一起给您和几位阿奶亲自做的礼物,你们快打开看看!”临青溪催促道。
“娘,这里面的内芯可是溪丫头弄到的,你们快看看!”忙了这么多天,穆氏也想看到她们收到礼物的惊喜表情。
叶氏、杨氏几人不明所以地走到木床前,然后解开了其中一个包裹,打开一看竟然是床新被子,再用手摸摸,柔软、丝滑,竟是舍不得放手了。
“你们这些孩子有心了!”想着这些都是儿媳、孙媳、孙女孝敬她的东西,叶氏心里就感动不已。
杨氏也是开心地眼泪都笑出来了,前两年他们的日子还捉襟见肘,这一转眼不但住上了好房子,还有女儿、儿媳、孙媳、外孙女用心缝制的棉被,她知足了,知足了!
临仁义几人也从屋内走了出来,当他们伸手也想摸一摸那一看就暖和的被子时,都被自己的老伴打了一下手,说是他们刚喝过酒、吃过饭,别把新被子弄脏了。
“蕙兰呀,你们都是有心的好孩子,呵呵!这新被子我可舍不得盖,等我家孙子成亲的时候,留给他。”临仁和的妻子冯氏眉笑颜开地说道。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