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皇纪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七章 刺杀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下传遍了。萧云鹤在朝堂之上宣布,追封李勉为司徒,吴国公。朝堂为之举哀,废朝三日。然后,萧云鹤身着皇帝隆装,带着文武百官,一起到李勉府上吊唁。翰林院的大学士们,也为李勉写了几份祭文,称颂并怀念这一位当朝泰斗玄卿公。

    李勉的葬礼热热闹闹的进行着,萧云鹤毕竟是皇帝,不可能长时间守在那里。于是露了一下面以后,就派俱文珍带着一批宦官宫女们,主持张罗李勉的葬事去了。自己却是回到了皇城之中的武德殿里。

    他想一个人静一静。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勉临终是对他的那句话,始终缠绕在他的心头----若要治吏,必先削王。

    除了将死的李勉,估计也没有人敢于向他提出这一条进谏。这也可以算是,李勉的唯一政治遗嘱。

    其实萧云鹤也很早就想到过这一。现在,大齐的王,还真是不值钱了,遍地都是。如果仅仅是一个称号也就罢了。但是,只要是封了王,那就得要让他们享受王爵的待遇。不仅要赐予地产田亩,准养私兵奴仆。朝廷不仅收了不他们的税,还要拨钱去养他们。而且现在,除了李家的王亲国戚们,外姓封郡王的也不少见了。比喻李晟、马燧、李怀光和楚彦,四人都是郡王。

    简单的估算一下,养一个郡王,至少比养三千大军还难。而且,这其中还有诸多的隐患。

    削王,势在必行。

    不过萧云鹤更加清楚,削王所面临的困难是极其巨大的。所以,就连李勉也只敢在临死之前,提出这一条意见。

    几天以后,武元衡等人一起商议的整顿吏治的规划,提交了上来。这其中的第一条,就是裁减检校官和员外官。检校官,原本就是荣誉虚衔,拿薪不办事的。老头在位时,为了安抚外地节度使,封了大量的检校官。这些节度使非但不在朝堂上出力办事,还要朝廷拨下薪俸去养他们。员外官的情形和检校官有类似,大多是破格提拔起来的官员,属于正常编制之外的。甚至有许多受宠的宦官,被任命为了三品吏部员外郎这样的职务。和武元衡同等级别,却是一公职也不履行,却享受同等的待遇。

    裁减掉检校官和员外官,能大大的缩减朝廷开支,精简编制。对于这一,朝堂上的所有人没有任何疑义,一致通过。

    规划中的另外一个重,却是裁减朝廷三省六部和各司各属正常的编制。以吏部为例,裁减之后仅留下尚书一人,侍郎二人侍中二人,主事二人令吏十五人。另外还有司封郎中、司勋郎中、考功郎中各一人,以及这三个分部下属的部分官员。从整体上看,正常编制的人数,都被裁去了一办。

    这个意见一公布,可就立马在朝堂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正常的编制都被裁去了一半,这也就意味着现在站在朝廷之上的人,有一半要脱下袍服回家去。这些人自然就不乐意了。朝堂上的争论,一时间沸沸扬扬。

    萧云鹤冷眼相看,也不急于发作和拍板。看着这些闹情绪的官员,他心中暗自想道:凡是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人人都会急于反驳。这些官员们尚且如此,假如我下令要削王,那些王公们还会善罢甘休?

    由于皇帝没有出面决断,裁减朝廷正常编制的事情一时搁浅了下来。但是。检校官与员外官却是顺利的裁汰了。仅国都一个地方,就裁汰了三百多名拿钱不办事的员外官。整个大齐的天下,总计要裁去二千多名检校官和员外官。光是用来支付这些人地薪俸,就足以武装起一支万人的军队了。裁官令下达的时候,大齐各地自然有些怨气和不满的声音。但检校官和员外官,毕竟只是对一些人加奖的虚职,这些人或许并不是太在乎。所以。执行下来倒也没有真正遇到多大的困难。

    至于裁减朝廷正常编制的事情,萧云鹤倒是不急于下决断。一步步来,稳打稳扎,不能让当前地局势陷入过大的混乱之中。等员外官和检校官裁汰完毕,大家适应一段时间以后。再办这件事情。

    这一天傍晚,萧云鹤刚刚从弘文殿办完公务回到武德殿里。皇城监门将军郭钢来报,京兆尹张,入宫求见。萧云鹤宣他入见。

    萧云鹤在御书房中,接见了张。多日不见。张的身体看来好了许多,精神抖擞的跪拜行过了礼,萧云鹤给这位四品大员赐了座。

    张的神情。看来却是有些紧张。他四下看了一眼,道:“陛下,乞退左右。微臣有要事启奏。”

    萧云鹤微微惊疑,让左右伺候地宦官和宫女都退了下去,道:“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张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拿出了一封奏折,亲自递到了皇帝的御桌上,低声道:“陛下请过目。”

    萧云鹤狐疑的拿起折子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低声喝道:“居然有这样的事情!”

    张神情凝重:“陛下,这是微臣刚刚接到地密报。微臣以为此事异常重大,于是即刻进京将此事汇报给了陛下。”

    “办得不错。”萧云鹤暗吸了一口长气,对张道,“此事。一定要严守口风,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回去之后。你就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如同往常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微臣明白。”张拱手一拜,郑重领命。

    “报信之人你带来了么?”“回陛下,带来了。就在武德殿外候召。”

    “传他进来。”

    张亲自出去,将随行的一人叫了进来。那人年约四十,虽然穿着一身百姓人家的寻常衣物,可本身在军中混得烂熟地萧云鹤,还是一眼就看出此人定是行伍出身,是个军人。

    来人叩拜行礼之后,萧云鹤问他:“姓什名谁,官居何职?”

    “回陛下。末将董双,乃是东都畿防兵马使路嗣恭路将军帐前的中侯将军。”来人道,“路将军密派末将化身平民进京,务必将一份密报亲手呈交给京兆尹张大人。”

    萧云鹤不动声色的道:“密报中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董双回道:“末将是路将军的心腹,对于密报中所言之事也略知一二。”

    “很好。”萧云鹤道,“张,你且先退下。回去之后,将有人向你献上密报之事,一定要严守口风不能泄露。他日,朕会有封赏与你。”

    张拜倒:“微臣只求为陛下尽心尽力办事,不求封赏。微臣告退。”

    张走后,萧云鹤让俱文珍亲自出宫,将李晟请进了武德殿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