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九章 煎盐、晒盐(下)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过滤之后换大锅煮,我要把这些全都提纯出来,看看大批量的熬制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说完,自己便拿过一个木桶,装上水,再将粗盐铲进去,姚启圣开始卷起袖子搅拌起来。两个人配合无间,倒是蛮像工坊里的普通工人。

    ......................................................................................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说道:海水本身就具有盐分这种咸质。海滨地势高的地方叫做潮墩,地势低的地方叫做草荡,这些地方都能出产盐。同样是用海盐,但制取海盐所用的方法却各不相同。

    一种方法是在海潮不能浸漫的岸边高地上取盐,各户都有自己的地段和界线,互不侵占。估计第二天会天晴,于是就在当天将一寸多厚的稻、麦稿灰及芦苇、茅草灰遍地撒上、压紧并使其平匀。第二天早上,地下湿气和露气都很重,灰下已经结满了盐茅。等到雾散天晴,过了中午就可以将灰和盐一起扫起来,拿去淋洗和煎炼。

    另一种方法是,在潮水浅浅的地方,不用撒灰,只等潮水过后,如果第二天天晴,半天就能晒出盐霜来,然后赶快扫起来,加以煎炼。还有一种方法是在能被海潮淹没的地方预先挖掘一个深坑,上面横架竹或木棒,竹木上铺苇席,苇席上铺沙。当海潮盖顶淹过深坑时,卤气便通过沙子渗入坑内,将沙子和苇席撤去,用灯向坑里照一照,当卤气能把灯冲灭的时候,就可以取卤水出来煎炼了。

    总之,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天晴,如果阴雨连绵多日,盐被迫停产,这就叫做“盐荒”。在江苏淮扬一带的盐场,人们靠日光把海水晒干,这种经过日晒而自然凝结的盐霜好像马牙似的,就叫做“大晒盐”,不需要再次煎炼,扫起来就可以食用了。此外,利用海水中顺风漂来的海草,人们捞起来熬炼而制出的盐叫做“蓬盐”。

    盐的淋洗和煎炼的方法是挖一浅一深两个坑。浅的坑深约一尺左右,上面架上竹或木,在上面铺芦席,将扫起来的盐料(不论是有灰的还是无灰的,淋洗的方法都是一样的),铺在席子上面,四周堆得高些,做成堤坝形,中间用海水淋灌,盐卤水便可以渗到浅坑之中;深的坑约七到八尺深,接受浅坑淋灌下的盐水,然后倒入锅里煎炼。

    煎盐的锅这个时候叫做“牢盆”,这种牢盆的周长有好几丈,直径也有一丈多,只有两种规格和形制。其中一种是用铁做的,把铁锤打成叶片,再用铁钉铆合,盆的底部像盂那样平,盆深约一尺二寸,接口处经过卤汁结晶后堵塞住,就不会再漏了。牢盆下面砌灶烧柴,灶眼多的能有十二三个,灶眼少的也有七八个,用柴火同时烧煮一个锅。福建这边还有另外一种制法,那是用竹篾编成一个锅围的,锅围的直径约一丈、深约一尺。在锅围上糊上蛤蜊灰并衔接在锅的边上。锅下烧火到使卤水沸腾,一直到逐渐结成盐。这种盆也叫做“盐盆”。但总的来说不如用铁片做成的锅那样方便省事。煎炼盐卤汁的时候。如果没有即时凝结。可以将皂角舂碎掺和小米糠一起投入沸腾的卤水里搅拌均匀,盐分便会很快地结晶成盐粒。加入皂角而使盐凝结,就好像做豆腐时使用石膏一样。

    江苏淮扬一带出产的盐,又重又黑,其他地方出产的盐则是又轻又白。从重量上比较,淮扬盐场的盐,一升重约十两,而广东、浙江、长芦盐场的盐就只有六七两重。蓬草盐的来源不太可靠。蓬草有时好几年来一次,也有时一个月就来好几次,因此不能经常指望它。盐遇到水后就会溶解,遇到风后就会流盐卤,碰上火却愈发坚硬。储藏盐不必用仓库。盐的特性是怕风吹但不怕地湿,只要在地上铺三寸来厚的稻草秆,任凭地势低湿也没有什么妨害的。如果周围再用砖砌上,缝隙用泥封堵上,上面盖上一尺多厚的茅草,这样即使放置一百年也不会发生变质。

    福州这边也有盐场。就在长乐县海边,距离猴屿港开发区也不过七八公里远而已。不过这个盐场规模较小。比不上漳州的两处盐场,但是产盐也算可观,福州府境内吃的烟基本上都是这里产的。耿精忠想要改进盐场的作业方式,光凭报告上记载的明显不够,既然盐场也并不远,还不如自己亲自过去看一遍,同时也好选定一个地方,来进行自己的实验。

    在一边视察的过程中,耿精忠便把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关于食盐的记载翻出来看了看,果然里面记载的很详细。对比了一下眼前的长乐盐场,作业方式的确基本符合,后来改进的地方一个也没有。毕竟宋应星也才死了不久,他记载的东西,也就是通过自己观察总结得来的。当耿精忠看到后面池盐、井盐、土盐、崖盐等部分的时候,耿精忠又是一笑,真的是自己少见多怪了,内陆很多地区的确不像海边这样容易产盐,但是并不代表人家那地方就不能产盐。

    像吴三桂的云南、贵州以及四川三地,既不靠海,也没有青海那般巨大的天然盐田盆地,但是这些地方的井矿盐的储量却非常丰富,在后世经过探测,随随便便一个盐矿的储量就几亿吨几十亿吨,让全国百姓吃个几百年都不成问题。不止是这几个省份,湖北、湖南、陕西、江苏、河南、江西这些地方都是大产区,但是关键的是,这个时代还没有后世的那般技术,可以大规模的开采出这些井矿盐。

    在四川离河不远的石山上,大多都可以凿井取盐。现在的盐井,圆周不过几寸,盐井的上口用一个小盂便能盖上,而盐井的深度必须要达到十丈(三十多米深)以上,才能到盐卤水层,因此凿井的代价非常大,要花费很长时间,也很艰难。凿井的工具,使用的是铁锥,铁锥的形状很像碓嘴,要把铁锥的尖端做得非常坚固锋利,才能用它在石头上冲凿成孔。

    铁锥的锥身是用破开两半的竹片夹住,再用绳缠紧做成的。每凿进数尺深,就要用竹竿子把它接上以增加它的身长。起初的这一丈多深,可以用脚踏碓梢,就像舂米那样。再深一些就用两手将铁锥举高然后再用力夯下去,这可能把石头舂得粉碎,随后把长竹接在一起再捆上铁勺,把碎石挖出来。打一眼深井大约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而打一眼浅井一个多月就能够成功了。如果井眼凿的过大,卤气就会游散,以致不能凝结成盐。当盐井凿到卤水层能打出水后,挑选一根长约一丈的好竹子,将竹内的节都凿穿,只保留最底下的一节,并在竹节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