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影之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领便当的龙套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得不说自从真实电影出现后,电影圈儿的革命就开始了,普通电影原本还想靠着低廉的价格,热闹的氛围和舒适的环境与真实电影抗争,经历了三次电影战争之后,普通电影完完全全被揍趴下了,各大电影院倒闭的倒闭,转行的转行,只留下一地鸡毛的普通电影成了收藏品,进入了大大小小藏家的藏室内。

    而电视剧就像小三儿一般立刻举旗倒戈,真实电视剧已经逐渐取代了普通电视剧的地位,成为了大夏下午连播场、八点黄金档、十点海外场、十二点午夜场和三点肥皂场的座上宾。

    这里不得不说人都是自私的,最善看别人的**,看他人在电影中出洋相丢丑才能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感,许多老百姓有事没事儿就把“看上去人模狗样,其实骨子里还是一坨臭狗屎”挂在嘴边,那些前明星们在真实电影中的丑陋表现成为了广大汉民们阿q精神的最佳食量。

    三年之内,前明星们可算丢尽了“明星”两个字的脸,大众们纷纷改明星为明猩,追猩族们自称耍猴的,追着他们去看洋相,弄得明猩们视真实电影为龙潭虎穴,轻易不敢涉足。

    有退路的前明星们纷纷转型,不演电影改唱歌,嗓子不行改跳舞,不能唱不能跳的不是还能去当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嘛?如果连口才都没有,那敢情好,去大夏购物当个兜售狗皮膏药的媒子总行吧。

    没什么退路的就惨了,有张脸有块好体格子的还能卖肉卖灵魂,丑角、笑星们则只能混迹于茶馆儿、农家乐,博人一笑混口饭吃;而靠着关系上位的则更惨,没钱就没关系,没关系就回家吃自己。

    随着季福庆、杜岸策、万丝雨、肖登轩这些大腕儿们一批接一批地倒在各种类型的电影中,制片方终于放弃了被旧时代抄红的明星们,开始培养自己的草根明星。

    一些潜意识强大的新人逐渐在真实电影中凸显,一批新兴的明星逐渐占据了主流媒体的平台。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在这些明星的脚下,践踏的是无数前辈们的尸骨。

    相比新兴的明星们,群众演员的日子就过得不尽人意了,和当年那些跑横店,混北影厂的前辈们一样,他们也是消费品,不过稍微值得欣慰的是,比起前辈来说,他们至少不愁没电影演,混个温饱没多大困难。

    像张虎恩这样的群众演员很多,特别是真实电影向着国际化接轨演变之后,一些大型的史诗电影追求真实性和多元化,就需要世界各地的演员参演,正所谓全世界人民是一家,全太阳系人类荣辱与共,地球和各个殖民地的群众演员数量也呈几何倍增,一年破10亿,10年破百亿,

    而且随着“演员群众化,群众演员化”运动的推动,演员无门槛入职的原则得到世界各国和殖民地的认可,无论年纪、身份、性别的人都可以成为演员,除了脑波思维无法正常运作的人,几乎人人都是演员。

    好比一个吃饱了没事干的老头,如果愿意演电影,就可以在公用电影演绎吧(简称公演吧)花费一定数量的信用点数,查看电影档期,有档期合适且未满员的电影就申请参演,当然角色肯定是龙套,有些时候连龙套都算不上,只能算是电影中的背景而已。

    如果在公演吧演的好,又有一定的关注度,就会被金百花、大陆架这类的中小型工作室看上,拉入专业电影的范畴,从底层开始一步步往上爬,通过不断地厮杀和竞争最终成为闪耀的电影新星、彗星、流星等等。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