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梦幻大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89章 谁在影响抽水机工作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虽然杨夏接手了国家化纤建筑项目,并将其更名为汉唐化纤,但它依然是国家“六五”重大项目。本文由 www。23us。com 首发所以,杨夏在决定招投标后,一方面立即让总裁郭绍杰准备招投标文件以及公告,另一方面他则亲自飞到上京,向首长直接汇报。

    因为杨夏要做的,并不只是成套设备的招投标,而是整个工程从设计到设备到建材、建设和施工,都准备实施招投标制度。

    于国家来说,杨夏是想把汉唐化纤做成一个华夏对外开放的窗口企业,一个对老外来说非常“透明”的企业。于企业来说,杨夏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把企业建设成为一个样板,一个从规划、设计到产品的样板。

    这个样板,并不是样子,而是要实实在在产生效益的样板,譬如其科学合理的规划,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三五十年都不过时,三五十年后的房屋、道路等建筑都还可以使用。从现在看可能要多花一些钱,但却具有相当规模的长远利益的做法。

    所有过来人都明白,后世的华夏也在实行招投标制度,甚至包括政府采购都在实行招投标,但几乎所有人都明白,政府采购的招投标,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是华夏**最严重的领域,那些豆腐渣工作,那些面子工程,那些建了又挖,挖了又建的城市街道,都有着常人见不着的**与黑幕。

    杨夏去上京向首长汇报,是因为汉唐化纤以及杨夏准备建设的其他企业。只要还未开建而又准备建设的,都准备实行招投标制度。而这一过程,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国内的企业譬如建筑企业,估计有相当多的企业都要与汉唐打交道。

    因此,杨夏去见首长,既是汇报,也是防患于未燃。有些项目,譬如土建项目,此时肯定是交给国内企业做。毕竟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低。但包括企业的总体规划、内部设计、设备采购与安装,操作人员培训等,杨夏将要采取全球招标的方式。

    “你能不能多解释一下,这样做的理由?”首长耐心地听完杨夏的汇报后。问了一句。首长当然不是问某个企业的招投标问题。首长问的。自然是制度层面的问题,这样做的合理性的问题。

    “这个,还是涉及到体制与机制的问题。招投标,说白了就是在建设项目从规划、设计到建设、生产甚至销售的诸环节上,引入竞争机制,有竞争,人们才会有压力。”

    “你说说,这种竞争机制,如果国家要普遍推行,需要做哪些工作?”首长又问道。

    “目前,国家不具备推行招投标或竞争机制的充分条件,即便要搞,也是试验性的,效果并不好。”杨夏说起华夏的不足来,也是从来没客气过的。

    “何以见得?”

    “譬如,淮河省的大米产量大,适合出口,这个,其实是可以招投标的,即淮河省政府或粮食部门或农业部门,要把这些大米卖个好价钱,要快速收回卖大米的资金,就要找一家对自己最有利的外贸企业,可现在的体制下,除了国家外贸公司,就是淮河省外贸了,难道,江南省外贸还能到淮河省地盘上来大肆收购稻米?”

    “你说的,可是条块分割的问题?”

    “不,还有市场主体缺失的问题。即这些稻米,到底是谁的?农民的,县政府的,粮食系统的,还是省政府的?而如果这些稻米是政府的,政府要管稻米,还要管油菜,还要管花生,这个政府他忙得过来么?”

    “这么说,稻米只有粮食部门才能管?”

    “不,粮食部门,最理想的状态它只有两种职能,一是管理国家储备粮,二是通过仓储和收购行为,平抑粮价,维持粮价稳定,保护农民利益。其他方面,包括城市粮食供应,应该逐步放手给企业。”

    “那按你的意思,国家目标要想招投标,就不行了?”首长的情绪有些低落。

    “首长,汉唐之所以搞招投标,是因为汉唐我说了话可以算数,没别人来干涉;华夏的建设项目,有谁一个人拥有我这样大的权力?答案是没有!当然,华夏要搞招投标也不是不行,那就是由中/央/政/府投资的项目,完全可以实行招投标的建设模式。

    这样的话,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即谁来主持招投标?只要是政府的人,只要是部门的人,就难免没有人情关系,没有亲疏远近,而有了这些,也就难以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猫。国外到是有一种做法,即政府要搞一个建设项目,政府只管计划投资,往往委托第三方进行建设管理,待建成后整体移交给政府。”

    “多个第三方,岂不是让简单的事情变得更加麻烦了?”

    “有些事,是应该麻烦点。在西方看来,政府的任何一分钱,都是普通民众也即纳税人交的税,因此,其使用过程,应该处于公众监督之下,处理过程,也应该公正严谨科学。最重要的,他们的那套操作方式能够避免**。”

    这次谈话,主要目的是汇报,杨夏并没有充分的准备给华夏开具一付招投标的良方。不过,看在首长想要急切地改变华夏现状的心态,杨夏还是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建议,由国家相关部委譬如建设部组建一个不多于5名观察员组成的观察组,全程观察汉唐化纤包括汉唐其他非商业技术保密事项的观察,为华夏的企业改制提供技术参考。

    这个观察组,最初以观察招投标及建设管理内容为主,到后来发展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员工招收、培训、使用、提拔等环节,也进入了国家的观察环节。而在观察组拿回第一手资料后,上京更是组织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数百名专家以及领导,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

    而这一研究的结果,竟然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争论。

    这场争论,虽然观点各异,但基本分为两派,一派可以称之为新派,一派可以称之为旧派。

    新派为汉唐的体制与机制叫好!他们认为,在汉唐,每一个人的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程度有夸大),每一件事情都有人负责,每一份财物都能用到恰到好处;无论是工人还是管理人员,每天过得忙碌而充实。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旧派则正好相反。旧派首先反感的是汉唐的企业中没有党/组织(杨夏本来想建立的,但一来他本人不是,二来香城港的管理技术人员非常反感,他们集体向杨夏请愿,如果杨夏坚持要设置组织类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