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章浮上水面
车子开得很快,在赤泉镇上,武装部的两位领导,甚至连车门都没下,只是在车窗上与谢德富等人招了招手,吉普就电驰而去。
杨夏也只得把手伸出窗外,摇了摇。
车过伍城,一辆吉普留下,另一辆同样不停,箭一般地向北而去。杨夏知道,这是去省城的路,前世,直到世纪之交,伍城才有直达蜀都的高速,那时,到蜀都只要一个半小时,可这个时代,没四个小时你就看到不蜀都的一环路。
这个时代的蜀都,陈旧得惨不忍睹,甚至连一环路都还没有完全贯通。
下午2时许,吉普终于到了蜀都,直冲军区司令部。
在这个过程中,杨夏一直没说话,伍城两名武装部军官也同样没说话,杨夏不知说什么,武装部两位军官不知怎么说。他们是接到军区司令部的电话传真,并回电话确认命令后,直接去蔡家湾请人的,电话传真也只说了根据上京首长指示,请杨夏去上京开会。
在华夏还没有恢复正常的时代,在召开一些特别的会议时,主要负责的首长是可以临时通知一些人参加会议的,这些人的身份,往往都比较特别。
车进军区司令部,还在大门之外,杨夏就感觉到一股紧张气氛。杨夏记得,这大门平时进出,车道一门,人员进出一门,双门四岗,荷枪实弹,此外还有2人分别检查车辆与行人。
但是,今天的司令部大门,却是双门12岗,士兵手上,由常见的半自动变成了冲锋枪,头盔战靴武装带,不但荷枪实弹,而且是全幅武装。检查的人也由常见的二人变成了4人。
此外,在大门内两边,还有用麻袋垒就的两个机枪掩体,只是暂时没有架上机枪罢了。但杨夏相信,如果有需要,只需要半分钟,这两个掩体就会成为强大的火力点。
“这个,应该就是所谓的二级战备状态了吧?”杨夏默默地看着,没有说话。
车进军区司令部,立即有军官带着几人去军区小食堂,因为部队工作的特殊性,军区小食堂随时都保持着饭菜供应。
军区司令部指示,杨夏一行吃饭需要的粮票和菜金,由司令部签单。这顿相当于后世盒饭的定量饭菜,是杨夏重生后吃的第一顿“官饭”。
前世,杨夏的官饭吃得不少,而且与相当级别的人吃过饭。譬如最高级别的一次,是南蜀书记宴请官声日报总编辑,杨夏和南蜀日报的老总作陪,在两位正部级其中一位政局委员面前,杨夏那次多少是有些紧张的。
当然,杨夏仅仅是作陪,而且是次陪。饭后,大家并不有增加什么工作之外的关系或友谊。
此次饭后,白迎春和柳明真两人即与杨夏分别,杨夏说了两个字:“谢谢!”
“杨夏同志,根据首长指示,我们需要立即乘坐飞机去上京,你有没有什么需要准备的?”看着伍城武装部的车子离去,陪同杨夏的李参谋突然出声问道。
“我没什么需要准备的,随时可以出发!”杨夏虽然不当过军人,但在军人面前,他还是比较洒脱。而且,他也知道,军人因为职业的原因,更喜欢与干净利落之人打交道,如遇说话做事婆婆妈妈的人,军人往往是没多少兴趣的。君不见,在很多场合,军人都是不喜欢发言的,而即便发言,也是三几句就结束了。
或许要与军人在一起呆一段时间,杨夏也在试着与军人打成一片。
“好,此次去上京的,还有军区参谋长方武侠同志,他已经在停车场等我们了。”李参谋说道。
“我们这就过去吧。”军区大院,杨夏也是很熟悉的,说完提上自己的行李就向前走去。弄得李参谋一头雾水,这小子,不会是军区大院长大的吧?
军区参谋长方武侠同志,是一位大约五十出头的军人,高大,挺拔,面容粗厉,略为遗憾的,是有了半个将军肚。
“这就是首长点名的那个小孩?”方武侠见到杨夏后,似乎有些在他的意料之外。
“报告参谋长同志,他叫杨夏。”李参谋啪的一个军礼。
“首长好!”杨夏也啪的一个军礼。对于这个时代的华夏青少年来说,能够模仿一个像样的军礼,绝对是很牛b的事,而杨夏的表现,自然也不会例外。
“别别别,你别叫我首长,叫我老方,方老头,或者方武侠同志都行,就是不能叫首长。”方武侠有力地摆了摆手,严肃地说道。
“神马情况?”杨夏有些郁闷地看着李参谋,尼媒,这老头子有怪癖啊。
“杨夏同志,你可以叫方参谋长为参谋长,或参谋长同志。”李参谋也是一脸苦笑。这个方参谋长,经常弄得下级下不了台来。
“参谋长,您好!”杨夏重新敬了一个礼。
“很好,我们上车吧。”参谋长同志看了杨夏一眼,大手一挥,让大家上车,不过,大手一挥后却是他先钻进了一辆方头军车。
因为去机场的共有十余人,吉普已经不顶事了,所以包括方武侠在内,都乘坐的普通军车。当然,像方武侠这个级别,是有资格乘坐伏尔加或更好的轿车的,不过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数还能与下级同甘共苦。这种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要不了多久,就会被遗忘一空。
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街道在向后飞驰,杨夏生发出一股莫名的情绪。这个时代的蜀都,街道窄小,路面多为普通沥青铺就,质量并不好,但更特别的是,从军区大院出发,直到机场,一路上除了遇到三个红灯需要停车外,并没有出现前世经常遇到的塞车现象,而且,此时大街上基本上没多少小车,有的多是货车、公交车和有轨电车。
当军车进入四车道的蜀都南路时,杨夏终于感觉到了一点现代城市的气息,这条路,据说是五十年代红俄专家设计的,包括蜀都广场在内,显得十分“大气”。
在杨夏的印象中,这条路直到九十年代中期,都还能适应/城市交通的需要,即便到了21世纪,也只进行过一次绿化带移栽,就彻底解决了蜀都南路的交通问题。至于蜀都广场,蜀都政府在那里上上下下挖了建,建了挖,二三十年时间里一共搞了四五次,但有一点让人欣慰,即蜀都广场的面积是绝对够了的,挖了建也好,建了挖也好,竟然不用强拆周围的建筑。仅凭这一点,杨夏就觉得红俄人的规划远远地走在华夏人的前面。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