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为国供职者的贵族称号近卫荣誉称号,并不同时授予官衔,其国家官体系的晋升必须通过教育水平的考核,剔除不合格者。
财政与税收方面,斯彼兰斯基建议将各地税务机构集为统一部门,置于君主直接控制之下,以增加国家税收,为国家证券提供信誉资金;建立新的关税制度;取缔允许大贵族与大地主铸造地方性铜币的不合理规定,等等。
该项宏大计划最重要的部分设计了俄罗斯最棘手的人-权问题—农奴的改造。为避免激进的改革冒犯贵族当权派,斯彼兰斯基将俄国公民分为3个不同等级:贵族、等阶级和劳动者。他规定:只有贵族享受全部公民权利,但取消了地主者的执法权;农奴应改称为农民,获得最基本的国家公民权—生育自由与人生安全;而等阶层与自由民介意两者之间。
……
在仔细看完第二遍之后,德赛不禁称赞起这个“俄国乡村的神甫之”的聪明才智,这份庞大而周全的政改计划不仅是俄国人需要的,也是为如今的波兰量身定制的。
波兰灭亡之前拟定的“五三宪法”,以及后来华沙大公国的《1807年宪法》,都不具备可操作性,种种条要么过于宣扬雅各宾派式的民主,加强议会职权而忽略了君主的专-制权;要么就是换汤不换药的空楼阁,丝毫未能触及大贵族与大地主对税赋、农奴的把持。
而斯彼兰斯基主张巩固君主手的权势,扩大层阶层的政治权益,利用立法会来暗地制约大贵族与大地主,避免采用过于激烈的变革而导致国家分裂与社会动荡。
德赛并不清楚的是,斯彼兰斯基的这份政改报告尽管未被耳根软弱的沙皇亚历山大接受,但却成为后世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改造俄国社会的设计蓝本,在庞大的帝国上成功废除了长达4百多年的农奴制度,并为俄罗斯在19世纪后半期的兴奠定了基础。
这一成就,使得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与彼得大帝、卡捷琳娜二世齐名的皇帝。只可惜,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措施极大促进了俄罗斯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负面效应。
由于俄罗斯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自由化,出现了一些地下革-命组织,积极地开展恐怖主义活动,试图用刺杀沙皇和政要的激进手段,强行改变俄罗斯社会的不堪现状。
遭到过多次暗杀袭击的亚历山大二世却对行凶者采取过于宽容的态度,最重的惩罚也仅仅是流放。导致“人民意志党人”变得越发猖狂,最终在1881年断送了沙皇本人的性命。
“嗯,我是不是应该把这个被俄国上下遗弃的勇敢改革家留在华沙,发挥他的才能为我和复兴的波兰服务?”很快,德赛在心开始盘算起来。
按照德马雷对这位俄国国务大臣的分析,斯彼兰斯基在履行赶赴华沙的外交职责之后,最好的结局就是被沙皇找一个借口流放到极寒之地--西伯利亚,在那里度过余生。否则,斯彼兰斯基将会承受俄国贵族与普通民众的嫉恨和愤怒,朝不保夕。
……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