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宰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小和尚下山买新衣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又是一个晨钟薄雾的清晨,赵铮从睡梦中醒来,怔怔地看着屋顶,嘴角仍旧一丝淡淡的苦笑。

    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日复一日单调乏味的生活,即便是养尊处优,却也无聊的紧。

    干净宽敞的禅房,窗明几净,陈设也格外雅致,檀香熏过,没有任何异味。

    床榻上铺的是从夏州贩运而来的毛毯,睡在上面很舒服,很暖和,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少了一位温香软玉的美人作陪。

    这些本来是给来寺中礼佛斋戒的达官贵人休息用的,现在则属于戒色大师兄。

    没错,大师兄!

    世易时移,今时不同往日,亲眼目睹戒嗔自寻死路之后,众僧不敢有丝毫怠慢,对赵铮毕恭毕敬。

    戒色小和尚直接升格为定力院首座弟子,俗称大师兄。

    赵铮根本不在乎这个!

    从皇宫回来的第二天,就向住持净空法师表达了还俗的意愿。

    净空法师本意是不想让赵铮离开了,戒色小和尚救了皇家贵人。稍微厚着点脸皮,也能说是定力院护驾有功。

    汴梁城里知名的寺院不少,彼此之间竞争也不小,以前因为后周宣懿皇后亲睐,定力院境况不错,甚至隐约能与相国寺相提并论。

    但现在改朝换代了,几乎所有人都忙着和前朝撇清关系,定力院的香客,尤其是显贵勋爵骤然减少。地位下降不说,香油钱也大幅度减少。

    不过净空法师并不着急,阴差阳错,定力院与大宋皇室也算是颇有渊源,纽带正是赵铮。

    只要他还是戒色小和尚,就是重振定力院的核心力量,最大希望。

    他身上还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可以开发,要是现在要是突然还俗,对定力院而言绝对是不小的损失,净空法师心里自然不想放他走。

    可嘴上又不好明说,更不敢强留。今时不同往日,戒色可是皇家救命恩人,地位非同小可。更何况,一身高超的武功是他们亲眼所见,顷刻间就能取人性命,哪敢轻易得罪。

    无可奈何,净空法师只好找个借口,推说还俗也要选日子,得选个黄道吉日。

    赵铮满头黑线,黄道吉日不是道家的说法吗?佛家也讲究这个吗?

    不等他疑问,净空法师便道:“正月里没有合适日子,最快也得到二月间,到时候再择个好日子。”

    还有一个月……

    赵铮当时就郁闷了,本想再协商一番的,可见到净空法师一脸期待的表情,又不好再说什么。

    毕竟过去的三年里,若非净空法师收留,五郎说不定早就饿死街头了,多少得给点面子。

    更重要的考虑是赵匡胤的态度,殿前司将士换了便衣,仍旧待在定力院。这等情况下,即便是还俗了又能去哪?又能做什么?

    还不如待在定力院,继续做个小和尚,虽还一日三餐还是没油水的素斋饭,但花样已经丰富了很多。再也不用扛着扫帚打杂,每日里养尊处优即可,倒也舒坦。唯有每日清晨,小弟弟昂首望天时,略有不忿。

    只是无聊的日子过久了,难免会有些受不了。

    貌似很快,却有单调漫长的一个月,就这么熬过去了。

    按影视小说中的规律,这一个月该是穿越者们发迹的黄金期才对。可是自己呢?如此苦逼,算不算最倒霉的穿越者?

    丢人啊!

    相救皇帝家人,原以为是天赐良机,是最牛逼的发迹途径,可以一步登天。现在看来,怕是错的离谱,留下了隐患,惹下了麻烦。早知道如此,还不如抄几首诗,搞搞什么小发明来的直接……

    就这么一味地浪费时间也不行,赵铮思来想去,还俗的事情还是得提上日程。

    央求了几次之后,净空法师终于点头同意。

    拖延了一个多月,效果还不错,燕国长公主(赵嫣然)前后来了几次,新晋的大宋权贵跟风而来,定力院的香火依旧旺盛。

    既然戒色小和尚要还俗,那也不好强留了,爽快结个善缘挺好的。否则万一惹怒了他,得罪了燕国长公主,可就得不偿失了。

    净空法师最为清楚,燕国长公主每次来进香,都要问问戒色的情况。老住持心中揣度,要不是赵铮俗家也姓赵,定力院怕是很有可能出一位驸马爷!

    二月十六!

    净空法师选了个黄道吉日,为戒色小和尚举办还俗仪式。并且承诺给一笔不菲的香油钱,算是一笔安家费吧!

    还不错,赵铮对于这样的安排十分满意!

    多少算是有点原始资本吧,赵匡胤那边没动静,混古代官场可能没机会了。那咱做点小生意,做个富商豪绅总可以吧!

    转眼到了二月十五,赵铮在寺中憋闷了很久,实在有些压抑,想要出寺走走。

    理由嘛,明天就要还俗了,总不能再穿僧袍,总得买几身俗家的衣裳。

    殿前司的便衣将士并未阻拦,赵匡胤并未限制赵铮的自由,出门完全可以。

    不过赵铮心里有数,肯定会有尾巴跟着的,反正又不做什么亏心事,无所谓了!

    吃过早食,日上三竿的时候,雾气已经散开。

    正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很舒服。

    赵铮伸了个懒腰,揣着几吊钱走出了定力院。

    一边走,嘴边还哼着:小和尚下山买新衣,老和尚很爽快……

    *

    春风吹拂下,汴河两岸的柳枝已有新绿,伸出院墙的红杏已经含苞待放。

    在赵匡胤的严格约束下,陈桥兵变并未血流成河,前后就死了那么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汴梁百姓的生活并未受到影响,街市依旧繁华,叫卖声此起彼伏,走在路上虽不至于摩肩接踵,却也是熙熙攘攘。

    第一次见识大宋的繁华,赵铮和头一遭进城的土包子没什么区别,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若非一身僧衣,怕是会多有鄙视。对待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和尚,善良的汴梁百姓很友善。

    只是如此一来,倒也少了许多乐趣。经过包子铺,看到新鲜出笼的笋肉包子,赵铮垂涎三尺。虽然和后世的包子还有很大差距,但里面新鲜的竹笋拌上肉馅,味道应该不错。

    可惜递上几文钱后,换来的永远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