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一段时间,在朱姬的细心照顾下,恢复了正常行动的李良,却没有能够带走朱姬,隐身在朱姬的身边,替她寻找她寄养在农夫家里的亲生儿子。
两人之间的那种止步肉欲的亲近,胜却了真正的鱼水之欢。
其间的动人滋味,让两人欲罢不能。
李良明白,这只是两人一种难以言齿的、香-艳特异的、互相慰藉孤寂心灵的方法。
而李良受人之恩,又与她这般不清不楚,也有想要帮助这个一心挣扎求存的可怜女子。
历经月余,李良来找朱姬,发现她眼中希翼光芒胜过从前,不想将调查出来的消息提前告之。
李良仔细查证后,那个寄养在农家的“嬴政”如同几个剧情中一样,被征兆战死沙场,那代表他身份的信物却是早被人取走、下落不明。
果然,朱姬兴奋地告诉李良,有人帮她找到了“儿子”,还有信物作证。
李良哑口无言,那个“真实”的消息,现在已经过时了,就是他说出来,她也不一定相信,反而会怪他捣乱,从而产生隔阂。
只好掩口不语。
现在就能够暂时与剧情时间主线挂上钩了。
虽然,系统没有反应,但是历经两次异世,李良清楚那时间主线与因果关系之间的牵连甚密,越是不能在系统中详细看清因果能量的计算,越是要小心行事。
那未知的时空漩涡是怎么样的风险。李良不想去尝试,他还有升级、进化的紧急事情要做,为了早日见到空间里的众人。他没有涉险的权利。
李良郁闷的是他前脚离开,项少龙后脚就跟进与朱姬联系上了,有些怀疑是世界规则在
辗转从朱姬那儿旁敲侧击地弄清楚了事情原委,加上这段日子收集的情报信息,一综合,明白了真是项少龙假冒吕不韦的人,在乌家和朱姬之间取得了情报间隙的缓冲。两面逢源,也将朱姬与乌家这个天下最大的战马供应商联系在一起,计划一起逃离赵国。潜回秦国。
李良思索一番,答应了朱姬去与项少龙接头,拿着她给的信物,避开质子府的护卫。暗中潜到乌家牧场的秘密接应点。与乌家的几个人接头商议离开赵国事宜。
李良与当先一人看得彼此互相一愣,两人的发型都不是这个时代的特有的长发,项少龙来的时间长一些,头发已经能够在头后扎堆了,李良却是在现代几个月加上这里的几个月才长出来的过耳齐肩的长短,不过近冬时节,两人一冠一帽的遮掩却是异曲同工之妙。
面色气度举止也是与这时代的人有着明显的时代差异,这种感觉。两人一见就知晓了。
李良先反应过来,简单介绍说道:“李良。欠夫人的活命之恩。答应送她回秦国,保护她的安全,这是她的信物。”声音里满是诚恳。
那人眼中的警惕隐去,也递过一枚信物,两者吻合,才笑道:“在下项少龙,负责乌家堡联络事宜,既然李兄是自己人,我们就开始吧。这边请……”
项少龙二十多岁,因长期曝晒的黝黑皮肤闪耀着健康的亮光,他或者算不上是英俊小生,可是接近两米的高度,宽肩窄腰长腿,没有半寸多余脂肪坚实贲起的肌肉、灵活多智的眼睛、高挺笔直的鼻梁、浑圆的颧骨、国字形的脸庞,配合着棱角分明的嘴旁那丝充满对女性挑逗意味的洋洋笑意,实在有着使任何女性垂青的条件。
他这时打扮是古装武士,一身煞气从身上隐隐传来,看来他刚经历过战役,身上浓浓的战场气息与双龙世界中南征北伐的诸多将士类似,背上就是他的成名兵器“墨子剑”,腰间应该就是赵国名将李牧赠与他的名剑。
与他一起的有两个体格彪悍的、年纪三十多岁的大汉,还有一个一看就知道身手敏捷的年轻人。经他介绍知道是乌家战士之首的乌卓,还有他这次从魏国回来时结交的滕翼、荆俊。
来到一间地下密室,乌卓、腾翼、荆俊分别守在门口和走廊、拐角处。
缺少了系统的参与,李良发现认知其他人的实力
李良开口道:“项兄盛名如雷贯耳,这次又在名震天下的魏国信陵君手中取回《鲁公秘录》,委实不凡。不过,李良习惯将事情的所有风险都剔出来,计划完备后才会执行方案。这一点,预先说明,以免项兄以为李良是来找茬的。”
项少龙对他的坦诚极为满意,而且他有难言的苦衷,商议行动方案上,处于下风,这也是李良多年的商务经验不自觉地代入,又极其善于把控这种谈判式的合作商议的场面氛围,才造成这种开局。
李良见他未有不满,也明白他的处境,提醒道:“今天,我们商议的细节只是作为参考,等到吕相的人亲自到来后,这些计划很可能一点都用不上啦,不过可以增加你我两方的胜算,避免受制于人的增大风险,造成不必要的无谓牺牲。”
项少龙显然从来没有想过这一点,吸一口冷气,感激地说道:“多谢李兄提醒,少龙知道怎么做了。”
李良伸手阻止他,说道:“正如你所言,都是自己人,不必客气,今后回到秦国,我们这些赵国出来的,在相府和秦国各个势力的眼里,就是一类人。哦,这是后话,暂且不说,我最大的目的与你一样,就是将夫人安全地送到她想去的地方。”
他看看凝神注意听的项少龙,说道:“说句不中听的话,若是没有质子的拖累,我早就将夫人送回大秦了。项兄要明白,夫人对你我双方的重要性。没有她,你、我、质子、乌家即使成功回到秦国,到时面对的是秦王和相府双重责难。你明白吗?”
项少龙叫道:“什么?这么会这样。难道未来的储君还没有……”
李良直接打断他,说道:“在项兄看来,夫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她在吕相和秦王的眼里,又是具有地位和份量?”
项少龙似懂非懂,李良径直说:“大秦未立储君,不是没有人选,二是现在最有可能的几个王子互相牵制着。而庄襄王宽仁,不是那种果决之人,所以才会拖到现在。所以质子只身回秦,风险反而大于呆在赵国,项兄,你懂了吗?”
项少龙这次是真心实意地感激他。躬身一礼。说道:“李兄大才,少龙替质子多谢了。”
李良微微一笑道:“少龙这次才是真心谢我,那李良可以初步算作是自己人啦?”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