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林在承乾号上给李承乾,褚遂良等人讲述了岳州以及湘西蓝苗的一些情况,还有从安逸生口中套出的一些话,他都托李承乾转告给李二,安氏早已在广西筹谋百年,如果李二就这么一脚踏进去,还真有可能翻船,在阳林的记忆里,安氏是一直等到了宋朝才发动谋反的,知道有这么回事主要是看过一部经典的武侠电影,叫做‘四大名捕’,不过那电影着重表现的是武功特效,倒是对历史提及的很少。
“如驸马爷所说,安氏的战略物资已经储备的很充足了,又占据了地理的绝对优势,陛下轻易拿他不下了?”褚遂良是有忠君报国思想的文人,虽然已经受了李承乾一些影响,但心中多少会为天下黎民计,如果为了南疆之地,将大唐陷入无尽的战争泥潭,可就犯了和汉武帝一样的错误了。
“非也,天时地利人和皆会随着天地的变换而变化,就比如这阳春三月,在长安还有一丝寒意,在江南,却已经十分暖和,先前我还在雨中放歌呢!但如果是在邑州,或交趾,此时已经是酷热难耐了,如果这时陛下率军袭击他们,不用打,也会被活活热死在莽莽林海里,他们那里一年四季,最冷的时候身上也不用穿超过两层薄衣,所以我们攻打他们的时间,就必须得选择秋冬季,不仅因为天气关系士兵们会更舒服一些,林中的毒蛇猛兽到时候也会稀少的多。
再说地利,这两处地方的共通点就是海岸线长,咱们有大船在手,在何处都可以登陆,所以他们的地理防御优势咱们可以避开,至于人和,那就真正是难以掌握的,我往湘西,冯智戴往交趾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让他们失去人和,为朝廷争取人和,假如安氏和交趾七王以及其它苗人部落结成整体,拼死抵抗,那么除非天神下凡,任何军队想要吃掉他们都必须付出相当高昂的代价。”
阳林的话让褚遂良受益非浅,回长安之后,他一定会按照阳林的意思,劝皇帝走水路,缓行军,让士兵们尽量适应长期的水上生活,至于赶路的时间,阳林直接给李二留了大半年,他也可以从容操练岭南水军。
说着说着的功夫,船队上的瞭望手已经看到了屹立在长江边上的苏州天上人间大楼,这座楼的规模小于长安,大半年的时间,楼体构架已经完成了大半,而在岸边码头上举着望远镜相望承乾号的,自然是肥了一圈的王二牛。(未完待续。。)
〖微书网 www.103shu.com〗更新最快的小说阅读网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