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霸世唐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七章 苏州政治协商会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蜀中在大唐的物产和经济是与淮南江南相齐平的,天府之国的财税一直**支撑着大唐的西路军抵抗吐蕃,同时它又是与吐蕃和南蛮全面交界的一块战略要地,在这个时期长安与蜀中的往来甚至多过江南,在地里位置上蜀中更靠近长安,可真正通行起来,从长安走一趟蜀中却比下江南更难。

    开拓蜀中商路是李二临时给阳林下达的任务,并没有让他亲自去蜀中的意思,张亮负责的是路,阳林负责的是商,只要长江水道活起来了,江南与蜀中便可以顺畅沟通,阳林能想到的发财路子那简直就是太多了,蜀地好山好水,盛产粮食大米,丝绸茶叶,不仅最适合做酿酒基地,也是东西十大厂许多原材料的生产基地,这边阳林也打算建分厂,未来发展成为商业侵蚀西方诸国的重要基地。

    阳林接下来的日子基本都是在会议中度过的,沿江经济发展早已被他提到了南疆全面战略的高度,苏州临时的淮南水军都帅府现在就是由九岁左右的他当家,今天召开的不仅是军议,也是‘商’议,所以阳林给他取名为‘政治协商会’。

    左边数十个席位里,有淮南扬州商会的人,也有以陆氏为主导的苏州大户商豪,右边则是淮南水军没有跟去岭南的一小部分将领,以及芙蓉兵寨里李二同意让他动用的江南府兵将领,这个联席会议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怎么赚钱,怎么建立一个稳定的赚钱机制,即能让江南的商人赚钱,也能让蜀中的商人盈利,当然只要商人们赚钱,朝廷就肯定赚钱,为什么有军方参与进来呢!因为阳林在朝廷即将组建的洞庭水师新军中看到了商机。在人员方面阳林的准则是不要求你多会打仗,但一定能搞活地方经济,担任起漕运方面的任务,能与商人们接洽好至关重要,洞庭湖畔的岳州将是朝廷开发中部地区的重中之重,也是朝廷收服湘西苗疆各部的前站,协商会议完成后,阳林就要逆水而上走一趟岳州。

    “我觉得军方借贷商家资产,在洞庭湖建设军港的方案可行,军方要的军事设施。装备,以及一定数量的船舶,商人先出资帮助他们建设和购买,等建设完毕后,军方承担帮商家保护运送货物的任务,从中收取一部份佣金慢慢抵扣贷款,这样可以将商人要投入到运送货物,雇佣护卫上的钱省下来帮朝廷建设军港,即方便了朝廷。也方便了商人,军队建好之后也不会无事可干,只要贷款还清,他们就能赚取一些钱财。自给自足,商人在货物运送方面也得到了安全的保障,没有多花冤枉钱,享受了更实惠的保障。还不违背朝廷建设护卫型内陆水军的宗旨,三全齐美,大妙矣。”

    陆炳昌将与阳林早就协商好的一个提案在众商家和将官面前说的头头是道。李二当然是不允许内陆水军太过强大的,现在长安城水路畅通,如果各路水军都配上水轮船,他们就都具备快速的将部队运送到长安的能力,很有可能会威胁到他的皇权,看现在唯一有战斗力的部队只掌握在他的死忠张亮手上就能明白他的意图。

    当然,大唐也不是完全不建设具备超强攻击性的水军,但那是在海上,岭南水军和辽东水军这两支空有名头的水军部队将来的建设将会是以海船为主,据说海船会造的奇大,大到进不了运河水道,即便那两只水军的战斗力再强,进不了内陆,也威胁不到内陆的安全,李二也就能放心的多了。

    陆炳昌有扬州商会和苏州地主的双重身份,他说好的事情,天然的就会有一帮人认同,阳林点头后,此方案就算通过了,现在就轮到军方的将领与商人集团的代表讨论贷款额度,以及洞庭水师建设完毕之后商家能享受的好处方面的问题,在这方面斗大字不识的军伍之人自然是斗不过商人的,当内定的洞庭水军大都督薛琮伸出了一个大大的剪刀手的时候,商人们无不哀声叹气的摇头。

    “二十万贯怎么够呢!至少也得五十万贯才能将军港以及船队都配完善嘛!薛将军难道不多借点?要知道长安造船厂的千吨级水轮船可不便宜,即便是军方要购买,没有三五万贯可是拿不下一艘的,你与其今后去造船厂打借条,还不如现在直接找我们借贷,也方便偿还不是。”

    “对呀,五十万贯都未必够,我看八十万贯才比较合理。”

    额头上微微渗出细汗的薛琮刚开始还以为自己借贷二十万贯已经是狮子大开口了,谁成想这些商贾们居然嫌自己借的少,要知道朝廷的第一强军万骑也不过是花一百多万贯就建成了,一个五千人的护卫型内陆水军,要是花八十万贯建设,那不是要比人家主力作战部队还要强的多了。

    商家们七嘴八舌的鼓捣薛琮多贷款,闹的他一头雾水,没办法,谁叫古时候运送商品的代价那么大呢!许多时候护卫和运送上面的投入甚至超过货物本身的价值,见驸马爷没吭声,商家们自然想多借贷一些钱财给军方,他们享受的优厚回报也将会更大,如果借贷出去八十万贯,省下的很可能是一百六十万贯,甚至是三百二十万贯,这样丰厚的利益很打动商人,所以他们要卖力的推销手里的钱财。

    阳林不吭声也有他的原因,他自然不是看着军方挨宰,因为军方代表朝廷,只是商人们没想到的是,一旦真正的蒸汽轮船诞生,大唐的水上运力将会成倍数的增长,届时承担朝廷长江水运的洞庭水军必然是要配备那种轮船的,与其说是商家们想占点朝廷水军的便宜,还不如说是被商人们弄的手足无措的薛琮不知不觉的占了商人们的大便宜,万吨轮货船一出,他很轻易的就能够赚足抵扣欠款的运费,或许等洞庭军港建设完毕后的一两年,他就能有几千吨级的货船在水上挣钱了,因为阳林很有把握在得到橡胶之后造出大功率的蒸汽机,到时候想从水上去大唐的任何地方都会变的十分简便,至少几千吨的货轮是可以造出来的。

    讨论的结果是薛琮的怀里多了一张纸制合约,合约上有阳林的和他自己的水军都督印,在大唐,这就算是合法了,薛琮随时可以凭借这纸合约找商人们提钱,八十万贯之多,这是大唐的第一张类似交子的合同式银票,而代表两地商会的陆炳昌怀里也揣着一份一样的合约,他更看重的是里面他们将会在洞庭湖水军那里享受的各种服务条款,这将会为今后的两地商人带来多少利润,无可估量,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蜀中的商路应该是由他把持了,因为进出蜀中最大的运力掌握在了他手上,蜀中的货物想往外走,就得看他的脸色行事,卖什么,收什么,他的话语权很大,话语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