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魏忠贤的春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七一章 意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魏四很认真地翻阅了邹元标的奏疏,  不由对他产生敬意,  关于邹元标与张居正的纠葛,  魏四已知晓,  然而在邹元标的奏疏中毫不掺杂个人恩怨,  功过是非清晰分明,  公正客观,

    若沒有张居正,  就不会有大明朝的昌盛,  他的“一条鞭法”对国家经济的掌控是巨大的,  所以虽然后期他变得奢华骄横,  但总体而论,  功远远大于过,  而在他死后,  万历帝的“秋后算账”显然是对他功高盖主的打击报复,

    魏四坚决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支持给张居正平反,  虽然王体乾和李永贞颇有微词,  但不影响大局,  邹元标的奏疏得到批准,

    接着,  对内宫大刀阔斧的变革开始,  这变革是翻天覆地的,  完全颠覆了人们的观念,  它大到犯下哪些错该杀,  该杖责等,  小到库房里用剩的油盐该如何处理等,  都做了很详尽地明文规定,

    奴才不是应该主子管的吗,  是的,  该你们管的奴才你们管便是,  但该我们管的就要严格按照这些规章制度去做,  否则惩罚是极其严厉的,

    当然,  奖赏也是丰厚的,  比如每个月的俸银就有大幅度的提高,

    王体乾、刘若愚、李永贞是怀着怀疑的态度在做这件事的,  他们不知道这样做会使内宫往好的方向发展,  还是会愈加混乱,

    魏四微笑着说:“相信我,  沒错的,  内宫会有巨大的良好的变化,  ”

    你魏四哥既然这么说那就这样做吧,  于是众人就像之前一样,  相信了魏四,  期待着那个“巨大的良好的变化”,

    张居正复官复萌,  得到公正评判后,  邹元标递上辞呈,

    在得到答复前,  他专程來找魏四,  “书院名已经改了,  魏公公若有空可以去看看,  ”

    邹元标这种人是决不会因为某些权势的压力改变什么的,  他们的改变是因为认为那是正确的,  比如给张居正平反这事,  魏四深知这一点,  所以他由衷敬佩这位君子,

    “邹大人,  哦不,  邹先生,  其实我只是随意一说,  之前名字也并不是那么差,  ”

    “我已经老了,  许多事有心去做却已无力,  呵呵,  也许教书育人是我最好的归宿,  ”邹元标略显无奈,

    魏四突然单膝跪地行礼,  “邹先生年老不忘发挥余热,  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可敬可佩,  请先生接受魏四一拜,  ”

    邹元标忙扶他,  “不敢当,  不敢当,  呵呵,  你说这人还真怪,  先前把你当成仇人似的,  现在却觉得你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

    “非人怪,  是邹先生胸怀宽广,  张居正断了先生的前程,  先生不计前嫌,  世间无几人可以做到,  ”魏四站起很诚恳地道,

    邹元标盯着魏四,  也很诚恳地叮嘱,  “也许有些人因为政见不同,  因为性格不同,  得罪了魏公公,  希望公公也能有宽广的胸怀,  不要因此而视这些人为仇敌,  不能容之,  ”

    “先生教导的是,  ”魏四道,  他不想把任何人当做仇人,  只是有人把他当做仇人,  而不能容他,

    进入十一月,  熊延弼与王化贞之案也到了结时间,  出乎所有人意外,  熊延弼写了份很诚恳的请求,  恳请“传首九边”,  用自己的耻辱來鞭策边疆将士保卫国土的决心,

    他的心愿得到满足,  满朝文武惋惜不已,

    人死了就算了结了吗,  沒有,  接着整个京城都在传言是魏四冤杀了熊延弼,

    “他在内宫,  与熊大人无冤无仇,  为何要杀他,  ”

    “嗨,  你这就不知道了吧,  熊大人曾托人求他相救,  他讨要三万两白银,  ”

    “三万两,  太黑心了,  ”

    “是啊,  熊大人的亲朋好友东拼西凑,  好不容易凑满五千送了过去,  ”

    “五千两也不错了,  他为何还不放过熊大人呢,  ”

    “所以说这位沒根的主坏透了,  反而因为不满三万,  对熊大人更加仇恨,  听说‘传首九边’就是他提出的,  ”

    京城一家茶馆里,  一位寂寞的年轻人静静听着人们的谈话,  微微握了下手中的剑,

    他的寂寞便如他的名字黄昏,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魏四也听到这个传闻,  至少已有二十人來向他禀报过,  他嗤之以鼻,  不屑一顾,

    在他看來,  名人的名气都是炒出來的,  既然是炒作,  当然有好话也有坏话,  现在不花银子就有人來炒他,  何乐而不为,  他的困惑來源于银子数量的准确性,  五千两,  一两不差,  难道此事与汪文言有关,

    内宫的变革遭到來自各方面的阻挠,  但在魏四等人的强硬态度下,  仍在前进,

    但在外廷看來,  魏四这是在培植自己的势力,  将权力紧紧握在自己手中,  是在往深层次里控制内宫,  宦官之祸在大明朝屡见不鲜,  很明显魏四就是下一个,

    这应该是赵南星第一次主动坐到魏四身边,  当时他俩都在弘正门,  “雄州遇险,  幸得魏公公出手相遇,  使侪鹤避免一劫,  ”

    “赵大人客气,  任何人遇到那类事都会出手相救的,  ”魏四颇为意外,  竟有点受宠若惊,

    赵南星感慨道:“那时侪鹤只是位育人著书的教书先生,  而魏公公也不过是恳求施舍的乞丐,  如今时过境迁,  你我分别在内外廷担当重任,  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朝政,  不得不让人感慨命运哪,  ”

    魏四很是谦逊,  “赵大人名满神州,  魏四不敢相提并论,  ”

    “现在的你不也是如此吗,  ”赵南星道,

    魏四忙道:“那年进京入宫,  侥幸得先前两位皇上的宠爱,  才有今日,  魏四心怀感激,  谨小慎微,  唯有用毕生精力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